2025届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5届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届云浮市云安区高三第三次调研模拟测试高三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墓葬新形式。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其他男性墓葬中以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为主,女性墓葬以纺轮、装饰品为主。由此可见,该遗址()

A.凸显母系氏族特征B.生产活动出现性别分化

C.处于早期国家时期D.贫富分化明显阶级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大汶口文化晚期,男女墓葬中的遗体位置、随葬品放置、随葬品类型等出现差异特点,男性以农耕工具为主,女性以纺织工具为主,体现了随着生产力发展、农业的出现,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生产中出现分工,B项正确;结合所学,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女性在氏族中地位较高,材料中男性遗体的位置等信息表明当时男性地位较高,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排除A项;早期国家的特点是出现较大的宫殿建筑、礼制、阶级阶层分化明显等特点,材料仅体现了男女地位的差别,排除C项;贫富分化体现在不同墓葬的随葬品数量的多少,材料侧重的是男性和女性墓葬的差异,排除D项。故选B项。

2.史籍载,秦律只允许百姓祭祀秦所祭祀的神灵,其他的祭祀包括六国民间原有的祭祀,都加以禁止。但近年出土的秦简显示原属楚地的南郡在秦统治下,楚人仍然乡俗之心不变”,对于秦法更是“吏民莫用”。这反映了秦朝()

A.华夏认同观念弱化B.法律违背时代潮流

C.南北文化尖锐对立D.统治秩序面临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对全国社会文化风俗采取了“一刀切”的野蛮治理手段,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则显示,秦朝的文化专制并没有起到理想中的效果,秦法甚至被一些基层官员所抵制,这说明秦朝的统治秩序面临危机,D项正确;秦朝试图统一全国祭祀活动,这是华夏认同观念强化的体现,排除A项;秦朝颁布通行全国的成文法,符合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时代发展方向,排除B项;材料后半部分仅仅是以楚国为例,说明秦朝统治在基层受到抵制的状况,并不是强调南北文化的对立,排除C项。故选D项。

3.下表为两本史书对隋文帝时期发生的一件史事的叙述,据此推断()

(唐)吴兢《贞观政要》

(唐)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炀帝恃此富饶,所以著华无道遂至灭亡。”

(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隋纪二

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A.《贞观政要》因其成书较早而更可信

B.文献史料中历代官修史书可信度最高

C.隋文帝的残暴统治导致了隋朝二世而亡

D.历史记载者的主观立场影响史料可信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政要》是为唐太宗提供治国借鉴,强调隋文帝不赈济百姓以突出隋朝的灭亡教训;《资治通鉴》则记载隋文帝自责的一面,说明历史记载者的主观立场不同,对同一史事的记载和解读不同,影响了史料可信度,D项正确;成书早并不一定就更可信,《贞观政要》中太宗的评价带有主观色彩,目的是为了吸取隋朝灭亡教训,警示自身,不能因其成书早便认定其内容可靠,排除A项;历代官修史书会受到政治、统治者意志等多种因素影响,可信度不一定最高,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资治通鉴》的记载体现出隋文帝对百姓受灾的愧疚,并非残暴统治,隋朝二世而亡主要是隋炀帝的暴政等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4.宋代法律规定,对发生在民间的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纠纷,每年十月一日后至次年正月三十日前把诉状递交官府,三月三十日前官府必须审理裁定完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