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利诱,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仍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篇章。这些篇章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食粮,给无数华夏儿女以精神鼓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讲述革命先烈忘我追求理想之光、舍身保护信仰火种的故事。
上述材料让你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信念如磐,照亮复兴征程
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于生死之际写下《可爱的中国》与《清贫》。纸张泛黄,字迹却力透纸背,穿透近百年的时光,诉说着一位共产党人对理想的执着、对信念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先辈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在岁月的流转中,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理想信念是方志敏在黑暗中坚守的灯塔,照亮他前行的道路。彼时,国民党背叛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华夏大地,方志敏目睹民众遭受盘剥与屠杀,毅然发动农民暴动,组建红十军,创建赣东北苏区。即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面对力量悬殊的敌人,他仍率抗日先遣队深入敌区,明知九死一生,却毫不退缩。被捕后,敌人的威逼利诱,在他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前,如蚍蜉撼树。在极端艰苦的监狱环境中,他用笔墨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以文字凝聚精神力量,激励无数后来人。
放眼革命历史长河,无数像方志敏一样的先烈,用热血和生命诠释理想信念的力量。赵一曼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始终坚守对革命的忠诚,在就义前给儿子留下遗书,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遗志,继续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韦一平在率部北撤时,轮船面临倾覆危险,他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最终与数百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才能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
在新时代,理想信念依然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从脱贫攻坚的战场到科技创新的前沿,从疫情防控的一线到抢险救灾的现场,无数共产党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勇挑重担,攻坚克难。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着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人却在物欲横流中迷失了方向,忘却了理想信念。他们追求物质享受,贪图个人利益,在诱惑面前丧失原则和底线。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更应从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各种诱惑。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让我们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将理想信念融入血脉,化作奋斗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不懈的努力,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向着光明的未来奋勇前行。
【作文评析】
文章锚定时代主题,将个人信念与国家复兴紧密结合,借由对信念力量的深刻剖析,展现出对民族复兴道路的思考,立意高远且极具现实价值,彰显宏大的家国情怀。文章采用丰富多元的论证方式,援引古今事例、结合理论阐述,使信念推动复兴的观点得到充分支撑,说服力强。开篇亮明核心观点,主体围绕信念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展开,结尾总结升华,行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语句铿锵有力,善用修辞,富有诗意的表达兼具激情,极具感染力,能有效激发读者的共鸣,彰显文字魅力。
2.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中国诗人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的理想生活和精神归宿应在何处寻得?
上面的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
寻心之归处,筑生活华章
法国诗人兰波高呼“生活在别处”,点燃了人们对远方未知的热烈憧憬,仿佛理想生活永远隐匿在遥不可及的远方,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而苏轼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则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引导我们将目光转向内心,深刻揭示出精神的安宁才是心灵的最终归宿。那么,理想生活与精神归宿究竟在何处呢?在我看来,二者并非彼此对立,而是相辅相成,我们应当在对远方的不懈追寻与对内心的执着坚守之间,探寻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生活在别处”,如同一台强劲的引擎,源源不断地激发着人们探索未知的渴望,点燃对理想生活的炽热追求。徐霞客一生胸怀壮志,志在四方,秉持“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信念,毅然踏上漫长的征程,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记叙文详细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锅酒》.docx
- 2025年初高中衔接语文模块检测卷及答案.pdf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一卷文学类文本《鼓书艺人》文本细读.docx
- 2025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文言文一注释以及翻译:徐孟昭 .docx
- 2025年潍坊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作文导写:“孝亲”与“济世”.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生命的种子,代际的传承.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坚守与归巢:零工七年张益唐的“长期主义”示范.docx
- 2026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暑假写景作文:《美丽的夏天》200字范文10篇.docx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河北省部分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湖北省七市州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 黄冈市2025年春季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江苏省镇江市七校等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村干部公务员考试资料.doc VIP
- 2025年中考初中英语动词的时态语法讲解复习课件.pptx VIP
- 2024年幼儿园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题1(附参考答案).doc
- 第5讲 基片集成波导 I.ppt VIP
- (高清版)DB44∕T 2568-2024 《灌区信息化设计导则》.pdf VIP
- GB50810-2012 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综合薪酬福利体系优化策略与实践.doc
- 银行业智能风控与反欺诈系统建设方案.doc VIP
- nm248 1 sectools secimage工具用户指南.pdf VIP
- Q∕GDW 11309-2014 变电站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