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小学语文含答案.docxVIP

(2024)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小学语文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小学语文含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勉强(qiáng)

B.模样(mó)

C.提供(gōng)

D.扁舟(biǎn)

答案:C。解析:A项中“勉强”的“强”应读“qiǎng”;B项中“模样”的“模”应读“mú”;D项中“扁舟”的“扁”应读“p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

B.峻工

C.再接再厉

D.走头无路

答案:C。解析:A项中“寒喧”应为“寒暄”;B项中“峻工”应为“竣工”;D项中“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

3.下列多音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剥削(xuē)削皮(xiāo)

B.参加(cān)人参(shēn)

C.停泊(bó)湖泊(pō)

D.以上全对

答案:D。解析:A项中“剥削”的“削”读“xuē”,“削皮”的“削”读“xiāo”;B项中“参加”的“参”读“cān”,“人参”的“参”读“shēn”;C项中“停泊”的“泊”读“bó”,“湖泊”的“泊”读“pō”。

4.下列形近字组词正确的一项是()

A.辩(辩论)辨(分辨)

B.娇(娇气)骄(骄傲)

C.幕(开幕)暮(日暮)

D.以上全对

答案:D。解析:A项中“辩”表示用言语争论,可组词“辩论”;“辨”表示辨别,可组词“分辨”。B项中“娇”通常形容女子或小孩柔弱可爱,可组词“娇气”;“骄”表示自满、自大,可组词“骄傲”。C项中“幕”指挂起来的布等,可组词“开幕”;“暮”表示傍晚,可组词“日暮”。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是易错字的一项是()

A.直截(jié)了当

B.谈笑风(fēng)生

C.走投(tóu)无路

D.再接再励(lì)

答案:D。解析:D项中“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厉”表示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A、B、C项中均无错别字。

6.下列词语中,“尽”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尽管

B.尽力

C.尽情

D.尽头

答案:A。解析:“尽管”中的“尽”读“jǐn”;“尽力”“尽情”“尽头”中的“尽”读“jìn”。

7.下列词语中,“扎”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扎针

B.挣扎

C.扎辫子

D.驻扎

答案:B。解析:“挣扎”中的“扎”读“zhá”;“扎针”“扎辫子”“驻扎”中的“扎”读“zhā”。

8.下列形近字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燥(zào)、躁(zào)、噪(zào)

B.辩(biàn)、辨(biàn)、辫(biàn)

C.俊(jùn)、峻(jùn)、竣(jùn)

D.以上全对

答案:D。解析:A项中“燥”表示干,可组词“干燥”;“躁”表示性急,不冷静,可组词“急躁”;“噪”表示声音杂乱,可组词“噪音”,它们读音都是“zào”。B项中“辩”“辨”“辫”读音都是“biàn”。C项中“俊”表示容貌美丽、才智出众,可组词“英俊”;“峻”表示山高而陡,可组词“险峻”;“竣”表示事情完毕,可组词“竣工”,它们读音都是“jùn”。

9.下列词语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通过”和“使”并用,造成句子没有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避免”“不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应删去“不再”;C项搭配不当,“水平”应与“提高”搭配,不能用“改进”。D项正确。

12.把“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我对此深有同感。”改为反问句,正确的是()

A.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我对此没有同感吗?

B.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我对此怎能没有同感呢?

C.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我对此不是深有同感吗?

D.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我对此不深有同感吗?

答案:B。

解析: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A项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C项“不是深有同感”表述不准确;D项“不深有同感”表述错误。B项“怎能没有同感呢”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即“我对此深有同感”。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喜欢吃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

B.他问我:“你明天去不去公园”?

C.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学生、老师、家长等人。

D.《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这三本书我都很喜欢看。

答案:A。

解析:B项问号应放在引号里面;C项“等人”与前面的“学生、老师、家长”重复,可删去“等人”;D项书名号之间不用逗号,应删去逗号。A项正确。

14.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是()

A.他完成了作业。

B.作业被他完

文档评论(0)

A~下一站守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