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公开课(27张PPT)课件.pptx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公开课(27张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导入

生之颤动,灵的喊叫

“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郭沫若)真正的诗应该是“生之颤动,灵的喊叫”(《致宗白华》)。郭沫若这些诗就是生之颤动,灵的喊叫,不仅在当时有力地激励着、鼓动着众多的读者和民众,就是在80余年之后的今天也仍然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心里有激情,诗歌才奔放!郭沫若的诗感情充沛,激情勃发,完全是感情的自然涌现!;;1.文学常识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2.写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毅然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相关知识

(1)新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新诗初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2)自由诗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这种言语对诗的主题和感情来说是“自然”的。

一般认为,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代表作《草叶集》。

五四前后,自由诗开始在我国流行。自由诗是白话文学领域中的先行者,它的产生可以看做是五四新文学和五四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3)《女神》

郭沫若代表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女神》运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等来反映现实。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来自质疑者的声音;一、整体感知

思考1: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特定时代是什么时代?;小组讨论;思考2:联系写作背景,谈谈诗中为什么要描绘滚滚洪涛的景象。;小组讨论;二、主旨归纳

诗人设想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声呼唤,纵情高歌,想象着那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赞美了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体现了“五四”所焕发的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毁坏力和创造力;2.从历史中比较

五四精神对当代青年的重大意义

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重提五四爱国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对于我们当代青年人又有什么意义呢?那场以大学生为主的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他们用青春热血和宝贵生命来实践着自己对国家的爱。那么时值今天,当代的青年远离了国家和民族的苦难日子,远离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背景下。爱国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仿佛已经流于形式,只是一个口号了;“爱国热血青年”仿佛已被看做一个

文档评论(0)

1120923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