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烹(高级)理论考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VIP

中烹(高级)理论考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烹(高级)理论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关于干货原料涨发的描述,正确的是:

A.鱼翅涨发时需先燎烧表面绒毛,再用热水浸泡

B.蹄筋最佳涨发方法是水发,因油发会破坏其胶原蛋白结构

C.木耳涨发应使用80℃以上热水,以快速吸水膨胀

D.干贝涨发需先去筋,加料酒、葱、姜蒸制,利用蛋白酶分解鲜味物质

2.刀工处理中,“麦穗花刀”的操作要点是:

A.先直剞深约原料厚度3/4的平行刀纹,再斜剞相同深度的交叉刀纹,夹角45°

B.直剞深度为原料厚度1/2,斜剞深度为3/4,交叉呈90°

C.仅需直剞刀纹,无需交叉,加热后自然卷曲成麦穗状

D.适用于质嫩的动物性原料,如猪里脊、鸡胸肉

3.关于火候的掌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滑炒菜肴宜用中油温(120-180℃),因高温会导致原料表面焦硬,内部未熟

B.煨制菜肴需长时间小火(60-80℃),使原料内部胶原蛋白缓慢水解为明胶

C.炸制“清炸”菜品时,需先用高油温(200℃以上)定型,再转低油温炸透

D.焯水时,动物性原料(如牛肉)宜冷水下锅,植物性原料(如青菜)宜沸水下锅

4.以下复合味型中,属于川菜典型味型的是:

A.鱼香味(泡椒、姜、葱、蒜、糖、醋)

B.怪味(咸、甜、麻、辣、酸、鲜、香)

C.酱香(黄豆酱、甜面酱、料酒)

D.茄汁味(番茄酱、糖、醋、盐)

5.关于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别,正确的是:

A.新鲜猪肉的肌肉呈淡红色,脂肪洁白,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B.优质干海参体表有明显白霜(盐霜),参刺短粗,肉质厚实

C.活虾的虾头与虾身紧密相连,虾尾自然弯曲,体表无黏液

D.新鲜鸡蛋的气室小(直径≤5mm),蛋壳粗糙,光照时蛋内透亮无斑点

6.以下关于“挂糊上浆”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挂糊的糊浆浓度较高(如全蛋糊),形成的保护层较厚;上浆的浆较稀(如水粉浆),保护层较薄

B.上浆时添加少量小苏打(碳酸氢钠)可使原料更嫩滑,但需控制用量(≤原料重量0.5%),避免碱味

C.挂糊的主要目的是锁住原料水分,同时赋予外酥内嫩的口感;上浆则侧重保持原料软嫩

D.炸制“软炸”菜品时,应使用低筋面粉调糊,因高筋面粉会使外壳过硬

7.传统名菜“佛跳墙”的工艺核心是:

A.采用“套汤”(用鸡、鸭、肉等反复吊制的高浓鲜汤)作为底汤,原料分层码放,密封煨制

B.原料需先经煎、炒、焯水等预处理,去除异味,再与调料直接爆炒成菜

C.利用高压锅快速压制,缩短制作时间,同时保留原料营养

D.以绍兴黄酒为主要调味,用量占汤汁总量30%以上,突出酒香

8.关于“热菜冷吃”的工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白斩鸡属于热菜冷吃,需在煮制后立即用冰水浸泡,使鸡皮紧缩,肉质滑嫩

B.夫妻肺片是典型的热菜冷吃,需将牛头皮、牛心等原料煮熟后趁热调味

C.热菜冷吃的菜品需在冷却过程中持续吸收调味汁,因此调味时应少加盐,避免过咸

D.冷吃兔的麻辣味型需在原料炸制后趁热与辣椒、花椒翻炒,利用高温激发香味

9.以下关于“制汤”的操作,错误的是:

A.制白汤(奶汤)时,需将原料(如鸡、猪骨)焯水后用冷水下锅,大火煮沸,保持沸腾状态使蛋白质充分乳化

B.制清汤(顶汤)时,需先用“扫汤”工艺(加入鸡茸、肉茸吸附杂质),再转小火保持微沸

C.制素汤(如菌汤)时,需将干香菇、竹荪等原料用温水泡发,泡发水过滤后与原料同煮,保留鲜味

D.汤品的咸度应控制在0.8%-1.2%,过高会掩盖原料本味

10.关于“宴席菜单设计”的原则,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菜单结构应包括冷盘(4-8道)、热菜(6-10道)、大菜(2-3道)、汤品(1-2道)、点心(2-4道)、水果(1道)

B.菜品风味需协调,避免同一味型重复(如麻辣味不超过2道),质感搭配需丰富(酥脆、软嫩、滑爽等交替)

C.原料选择应避免重复(如用了龙虾,不再用基围虾),且需考虑当季食材的新鲜度和成本

D.大菜应作为宴席核心,通常选择高价原料(如鱼翅、鲍鱼),且需提前预制,确保上菜速度

11.以下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可用于腌肉护色,最大使用量为0.15g/kg,残留量≤30mg/kg

B.膨松剂(如泡打粉)可用于油条制作,用量无限制,因加热后会分解

C.食用色素(如柠檬黄)可用于卤菜调色,需严格按GB2760规定的限量添加

D.味精(谷氨酸钠)在120℃以上加热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因此需起锅前添加

文档评论(0)

173****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