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公开课课件.pptx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公开课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古人的眼中,旅行不仅是身体上的移动,更是心灵上的触动。他们将所见所感融入诗行,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你曾经去过哪些地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深的触动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四首古诗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便是与这样一些在旅途中捕捉到的风景有关。情境导入巍峨的群山日落时的大海乡间的小路

学习目标12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积累相关名句,展开想象,感受诗歌意境。阅读目标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三及积累拓展五、六。感悟诗中寄寓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3初步了解本课中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四及积累拓展五。重点

书本铅笔齐备好,坐姿端正不乱摇。专心听讲记得牢,认真书写错字少。课前准备操

李白(701—762)?,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诗风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李太白集》。作者档案

?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诗佛——(?王维?)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知识备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写作背景

听录音,小声跟读。要求: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2、小声跟读,品味情感。讲授新课

叩响标题门扉抓住重要信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被贬官地名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写下这首诗来寄给远在异乡的好友。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整体感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朗读节奏

任务:朗读诗歌,疏通诗意。朗读正音:听朗读音频,给你读不准的字注音。感知情境:再次朗读诗歌,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从下面的几幅图画中选择最贴合诗句的、最符合你想象的一幅,装饰你的学习任务单。活动:朗读诗歌,感知情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降职即布谷鸟,又称“杜鹃”。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杨花(柳絮)子规(杜鹃)

子规子规鸟又叫杜宇、布谷、杜鹃、望帝、蜀鸟。春末夏初时常昼夜不停地鸣叫。它是文人墨客常咏之物。

找一找诗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精读细研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表现诗人对友人的关心。“过五溪”,可见被贬之荒远,道路之艰难,表现出诗人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同情与关心。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象,点明时令是暮春时节,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的写景有什么特色?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细节探究

杨花(柳絮)如絮似雪、轻柔飘荡。“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杨花无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案操作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文案制定、企划、PPT制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