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VIP

《登岳阳楼》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出生于盛唐,却唱不出盛唐的繁华与兴旺;他与李白为友,却不能像他一样挥洒浪漫诗意抒发浪漫情怀。他的诗词,是唐王朝衰落和动乱的见证;他所挥洒的,是苦难人民的哀叹和泪水;他所哀叹的,是国土支离破碎,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赏析诗中写景的句子,感受诗人登楼所见的恢宏气象;培养对诗歌的意境、炼字的分析鉴赏能力。3.读懂诗句,学习诗歌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4.对杜甫忧国忧民情怀进行情感教育拓展。

知人论世杜甫,字子美,自号“__________”杜少陵等,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被誉为“_____”,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_____”,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__________”这条主线,其诗歌风格基本上是“__________”,“三吏”和“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史诗圣忧国忧民沉郁顿挫走进杜甫“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浓郁而言;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从字面上看,顿挫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知识补充

杜甫人生四时期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忧国忧民)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李林甫权倾朝野,向唐玄宗说“野无遗贤”。杜甫困顿十年,入仕无门。代表作:《春望》“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为官流亡时期(45-48岁)任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后丢官入蜀地。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漂泊西南时期(49岁-58岁)好友严武接济于成都草堂,后又漂泊于湖北、湖南一带,最后病逝于湘江。杜甫其人(712—770)出身名门,裘马轻狂,怀有远大政治理想。代表作《望岳》(涉世不深)读书游历时期(35岁之前)(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少年:出身名门,裘马轻狂杜甫生平中年:困顿十年,入仕无门晚年:忧国忧民,贫困交加评:杜甫一生大起大落、落、落、落、落、落……

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诗人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国家战乱,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触景感怀之作。晚年杜甫(写作背景)

视频诵读

一、解题①“登”,点明诗人登高望远。②“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临诗:指作者登临某山或亭台楼阁而生发某些情思的诗词。这类诗或写人生哲思,抒胸襟抱负;或感时伤怀,寄寓身世之悲;或于兴亡之叹中隐喻现实;或在山长水阔间思乡怀人。如《登高》《登飞来峰》《登鹳雀楼》《登幽州台歌》

叙事描写抒情抒情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登岳阳楼杜甫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诵读感知

古人的登高情结登高望远登楼源自古人登高的习惯,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能够让主体视通万里,进而实现思接千载。登高又与文学创作紧密关联起来,古人言“登高必赋”就是这个道理。后来登高又演化为登楼,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登楼已经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生命情结,人们可以利用登楼将有限的视野空间扩展到无限,在吐纳万物中彰显自己的情怀。在唐诗宋词中,楼的意象频繁出现,尤其是宋词,据不完全统计,有至少2800处。

表达思念之情表达个人渺小、身世之悲抒发豪情壮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