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通过启发式的提问,隐士与斗士对比探讨,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树立坚毅品质。?学习目标
重点:??????通过隐士与孔子之徒的对比,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辩证地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内涵。难点:?品味语言,分析孔子孤独、寂寞于乱世,却锲而不舍地追求“道”的品德。?主要是认识“不可”与“为”的关系。即使明知结果必定毫无结果,但他认为此事该“为”,明知“不可”也要“为”。
探究(14.21)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朝”?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对礼的庄重虔诚。
2、按理来说,陈成子杀简公,哀公应该早知道这件事,但他都未表示要出兵。况且杀的是齐国国君而非鲁国国君,为什么孔子还要如此隆重地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陈成子呢?孔子的观念中“君君,臣臣”,现竟然有人弑君,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种行径当然应该天下共击之。必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以讨之。这是孔子“礼”的思想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如此隆重地提出这种要求。
在遭到哀公的婉拒,又遭到三桓的一致拒绝之后,孔子为什么一连2次说出“不敢不告”?一方面说明孔子虽告老还家,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弦外之音)?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接舆要表达的意思:“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人说麟、凤,有时候代表人中之君子,或者是天下绝对太平,时代有道的时候,就可见到走兽中的麒麟、飞禽中之凤凰,乱世的时候就看不见。现在楚狂用凤来比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这是德行衰败的表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劝孔子不要再做徒劳之事,应避乱隐居。“已而!已而!”——言乱世已甚,不可复治。“今之从政者殆而”——劝孔子不要乱世从政,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接舆:孔子德衰
弦外之音: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接舆是一个隐者,也担忧国家的命运和未来,认为世道无可挽回,消极避世。凤歌笑孔子,并非纯粹反对他,只是觉得他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接舆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他替孔子惋惜,善意地讽喻他急流勇退。他把孔子双作凤凰是对孔子的尊重,是说,现在是乱世,你为什么还要寻求出仕?难道凤凰的德行衰微了吗?
孔子会说什么?添加标题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道义。添加标题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添加标题
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转型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同他们沟通交流,“欲与之言”。据记载,接舆是楚国的隐士,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另类的的佯狂与其说是对统治者的失望、厌恶和反抗,不如说是对自己心灵救世的责任感进行的挣扎与逃避。看到衰落,该怎么办呢?接舆是矛盾的。
他首先想到要担负起拯救文化的道义和责任,这和孔子的思想作为也不谋而合。他认识到,旧文化衰落成这样,怕是已经无可挽回了: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政治混乱黑暗,推销文化礼仪出力不讨好,有着很大的危险,还是不干这营生,安安生生佯狂避世安全自在。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
(18.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之。”
第二位隐士(长沮)的回答是什么意思?添加标题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省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全市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RBA8.0手册+程序文件+表单(格式可转换WORD).pdf VIP
- 典范英语4a Lesson3 The Camcorder课件.pptx VIP
- 医疗纠纷防范与医疗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GB∕T 2997-2015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pdf
- 大货车按揭车辆转让协议书.docx VIP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英语真题.pdf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磁铁吸力》教学设计.doc VIP
- DB42T 678-2023 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