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本化工生产技术教学资源库项目三传热过程及设备操作技术0204-6列管换热器的系列标准
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1.能掌握列管换热器的系列标准2.掌握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并在设计时谨慎考虑1.明确列管换热器的基本参数2.列管换热器型号表示方法3.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和设计流程1.养成良好的操作规范,严谨的工作作风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注重检测操作中的安全意识1.明确的目标
2.列管换热器的基本参数01公称换热面积SN02公称直径DN03公称压力PN04换热管规格05换热管长度L06管子数量n07管程数Np
3.列管换热器的型号表示方法1——换热器代号,如G表示固定管板式,F表示浮头式等;2——公称直径DN,mm;3——管程数Np,常见有Ⅰ、Ⅱ、Ⅳ和Ⅵ程;4——公称压力PN,MPa;5——公称换热面积SN,m2。列管换热器的型号由五部分组成,即
4.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01流径的选择02流速的选择03冷却剂(或加热剂)终温的选择04管子的规格与管间距的选择05管程数与壳程数的确定06折流挡板的选用07外壳直径的确定08流体通过换热器的流动阻力(压强降)的计算
4.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1)流径的选择B腐蚀性流体走管程,以免管子和壳体同时被腐蚀,且管子便于维修和更换D被冷却的流体走壳程,便于散热,增强冷却效果F有毒流体走管程,以减少泄漏量A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流体走管程,因为管程清洗较方便C压力高的流体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体金属消耗量E饱和蒸汽走壳程,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水,且蒸汽较洁净,一般不需清洗G黏度大的液体或流量小的流体走壳程,H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的流体走壳程,
4.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2)流速的选择流速的选择,既要考虑传热速率,又要考虑经济性,还要考虑结构、操作、清洗等其它方面的要求,通常根据经验选取适宜流速。由于湍流比层流传热效果好,所以尽可能不选择层流换热。表列举了换热器内常用流速范围,供设计时参考。列管换热器中常用的流速范围流体的种类一般流体易结垢液体气体流速/(m/s)管程0.5~315~30壳程0.2~1.50.53~15
4.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3)冷却剂(或加热剂)终温的选择缺水地区可选用较大温差,水源丰富地区可取较小温差。若使用软水冷却,则可以取更高的温度差。若用加热剂加热冷流体,可按同样的原则确定加热剂的出口温度。通常,待加热或冷却的流体的进出换热器的温度由工艺条件决定,加热剂或冷却剂一旦选定,其进口温度也是确定的,而出口温度则由设计者确定。
4.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⑷管子的规格与管间距的选择管子的规格包括管径和管长。列管换热器标准系列中只采用?25×2.5mm(或25×2mm)、?19×2mm两种规格的管子。对于洁净的流体,可选择小管径,对于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流体,可选择大管径。管长的选择是以清洗方便及合理用材为原则。长管不便于清洗,且易弯曲。管间距是指相邻两根管子的中心距,用a表示。管间距小,有利于提高传热系数,且设备紧凑。但受制造上的限制,一般要求相邻两管外壁的距离不小于6mm。对于不同的管子和管板的连接方法,管间距不同,
4.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⑸管程数与壳程数的确定当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较大而管子又不能很长时,就得排列较多的管子,为了提高流体在管内的流速,需要将管束分程。但是程数过多,会使管程流动阻力加大,动力消耗增加,同时多程会使平均温度差下降,设计时应权衡考虑。列管换热器标准系列中管程数有1、2、4、6四种。采用多程时,通常应使各程的管子数相等管程数Np可按下式计算,即:式中u——管程内流体的适宜流速,m/s;u?——单管程时流体的实际流速,m/s。
4.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⑹折流挡板的选用常用折流挡板形式有弓形(或称园缺形)、盘环形等,其中以弓形挡板应用最多。挡板的形状和间距对流体的流动和传热有着重要影响。弓形挡板的弓形缺口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传热,往往还会增加流动阻力。通常切去的弓形高度为壳体内径的10%~40%,常用的为20%和25%两种。挡板应按等间距布置,其最小间距应不小于壳体内径的1/5,且不小于50mm;最大间距应不大于壳体内径。
4.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⑺外壳直径的确定对于非标准系列的换热器的设计,需要设计者确定壳体的直径。读者可参阅有关专业书籍
a确定基本数据需要确定或查取的基本数据包括两流体的流量、进出口温度、定性温度下的有关物性、操作压强等b确定流体在换热器内的流动途径c确定并计算热负荷d先按单壳程偶数管程计算平均温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础化学表面活性剂37课件.pptx
- 基本化工生产技术项目十典型化工产品生产技术090234氯乙.pptx
- 基本化工生产技术项目十典型化工产品生产技术09036抗静电.pptx
- 基本化工生产技术项目十典型化工产品生产技术09034无机精.pptx
- 基本化工生产技术项目十典型化工产品生产技术09021氯乙烯.pptx
- 基本化工生产技术项目三传热过程及设备操作技术02042换热.pptx
- 基本化工生产技术项目三传热过程及设备操作技术02041换热.pptx
- 三支一扶模拟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练习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考前冲刺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