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高一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VIP

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高一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高一语文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A.沮丧沮丧不安

B.呕心沥血呕心沥胆

C.訇然作响轰然作响

D.靡然顺风靡二体制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B.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心态,做好充分的准备。

C.我们走进山林,采集蘑菇、木耳等野生植物,尝到了大自然的馈赠。

D.老师耐心地教我们,我们也认真地学,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的脾气像火山一样爆发。

B.那个地方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地。

C.这里的风景美得像一幅画。

D.他说话的语气很严肃。

答案:A

4.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B.《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C.《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D.《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清朝末年。

答案:D

5.下列关于《离骚》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是《诗经》中的一篇。

B.《离骚》的作者是屈原。

C.《离骚》是一篇叙事诗。

D.《离骚》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B

6.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

A.鱼目混珠

B.指鹿为马

C.推波助澜

D.混淆视听

答案:A

7.下列哪个成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

A.画蛇添足

B.锦上添花

C.画饼充饥

D.雪中送炭

答案:B

8.下列哪个成语与“杯弓蛇影”意思相近()

A.杯弓之蛇

B.杯水车薪

C.杯水风波

D.杯水之恩

答案:A

9.下列哪个成语与“对牛弹琴”意思相近()

A.鸡同鸭讲

B.对牛鼓瑟

C.对牛说马

D.对牛弹琴

答案:A

10.下列哪个成语与“杀鸡取卵”意思相近()

A.贪小失大

B.杀鸡焉用牛刀

C.杀鸡儆猴

D.杀人偿命

答案: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易经》。

14.《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故事,主要讲述了吴用等七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15.《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讽刺手法著称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

16.请补充完整句子: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答案:逝者如斯夫

17.请补充完整句子:工欲善其事,。

答案:必先利其器

18.请补充完整句子:人固有一死,。

答案: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9.请补充完整句子:青青子衿,。

答案:悠悠我心

20.请补充完整句子:天凉好个秋!

答案:衣服须更换

三、阅读题(共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20分)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乙】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说:________

愠:________

运:________

斯:________

答案:说:高兴;愠:生气;运:运转;斯:这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

答案:①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②用怜悯别人的心来推行怜悯别人的政令,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运转小物件一样了。

(3)简要概括甲、乙两篇文章的中心论点。(4分)

答案:甲:学习的乐趣、朋友之间的交往、为人处世的准则。

乙:人都有怜悯别人的心情,推行仁政,治理天下易如反掌。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理解。(4分)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热爱和认同。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复习,我们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坚定地追求真理。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理解。(4分)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人性的信心。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怜悯别人的心情,这种心情是推行仁政的基础。只要我们发挥这种心情,就能治理好国家,使天下百姓

文档评论(0)

Hinihao6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天天开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