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病例汇报与基础评估演讲人
目录01.病例汇报与基础评估02.切口疝的精准评估体系03.切口疝修补的治疗策略选择04.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细节05.2025年切口疝修补的前沿进展06.总结与展望
2025普外科腹壁切口疝修补外科查房课件
各位同仁、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围绕“腹壁切口疝修补”展开查房讨论。作为普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切口疝的发生率近年随腹部手术量增加呈上升趋势,据2023年《中国腹壁疝外科诊疗指南》统计,开腹手术后切口疝总体发生率约10%-20%,复杂手术甚至可达30%以上。这类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合并肠粘连、嵌顿等急症,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今天的查房将以我科近日收治的一例典型病例为切入点,结合最新指南与临床实践,系统梳理切口疝的评估、治疗策略及围手术期管理要点。希望通过此次讨论,能为大家在临床决策中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01病例汇报与基础评估
1典型病例简介患者王某,男,62岁,因“右下腹术后切口区反复膨隆3年,加重伴隐痛1月”入院。既往史:2020年因“乙状结肠癌”行开腹根治术(经右下腹旁正中切口),术后切口Ⅱ/甲愈合;有2型糖尿病史10年(二甲双胍控制,空腹血糖6-7mmol/L),吸烟史30年(20支/日),已戒烟2年。
入院查体:神清,营养中等(BMI25.3kg/m2);右下腹可见纵行手术瘢痕(长约15cm),瘢痕中段至耻骨联合上约5cm区域可及质软包块(大小约8cm×6cm),平卧位可还纳,咳嗽冲击感阳性,包块基底部宽约5cm,未及明显压痛;全腹无肌紧张,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
1典型病例简介?腹部CT(平扫+三维重建):右下腹壁连续性中断,缺损直径约5.2cm,腹腔内容物(大网膜、部分小肠)经缺损突出,疝囊颈宽度约4.8cm;
?实验室检查:Hb135g/L,ALB38g/L,空腹血糖6.5mmol/L,CRP5mg/L;
?肺功能: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FVC72%);
?心脏超声:左室舒张功能减退(LVEF65%)。
2切口疝的基础认知结合该病例,我们首先回顾切口疝的核心定义: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导致的腹壁全层缺损,腹腔内容物经此突出。其本质是腹壁解剖结构的连续性破坏,与普通腹外疝(如腹股沟疝)的区别在于:
?病因明确(手术创伤为主);
?缺损多为不规则形(与原切口走行、感染/裂开史相关);
?常合并腹壁薄弱区(如原切口瘢痕、多次手术区域);
?易伴发腹腔粘连(增加手术难度)。
关键提醒:临床中需注意与“切口脂肪液化”“腹壁血肿机化”等鉴别。前者多表现为切口渗液、局部红肿,无明确可复性包块;后者多有术后急性期出血史,包块质韧、无咳嗽冲击感,超声或CT可明确。
02切口疝的精准评估体系
切口疝的精准评估体系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必须完成“解剖-功能-全身状态”的三维评估。这是我在临床中反复强调的“评估三角”,任何一环的疏漏都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1解剖学评估:明确缺损“是什么”解剖学评估是切口疝治疗的基石,需通过查体结合影像学完成。
1解剖学评估:明确缺损“是什么”1.1缺损的“三要素”?位置:根据原手术切口位置(如正中、旁正中、肋缘下等)判断,本例为右下腹旁正中切口区,需注意是否累及腹直肌、锥状肌等核心肌群;?大小:包括缺损直径(本例5.2cm)、疝囊颈宽度(4.8cm)、腹壁各层(皮肤-皮下-筋膜-肌肉-腹膜)的连续性破坏范围。临床常用CT三维重建测量,误差可控制在2mm内;?内容物:明确突出的是大网膜、小肠还是结肠(本例为大网膜+部分小肠),若为肠管需警惕粘连程度(本例CT提示肠管与疝囊壁轻度粘连)。123
1解剖学评估:明确缺损“是什么”1.2分型标准目前国际通用的是欧洲疝学会(EHS)2022年更新的切口疝分型,结合缺损大小、位置及是否合并污染/感染,将其分为4型(表1):
本例患者缺损直径5.2cm,位于旁正中(属中线区域),无感染证据,符合Ⅱ型标准。
2功能学评估:判断“能不能修”功能学评估重点关注患者的腹壁强度与腹腔容积代偿能力。
?腹壁强度:通过触诊判断周围正常腹壁的厚度、张力(本例周围腹直肌厚度约1.2cm,张力可);若合并长期腹水、多次妊娠等,需警惕腹壁肌肉萎缩;
?腹腔容积:对于巨大切口疝(缺损10cm),需评估“腹腔内容物还纳后是否引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可通过“分期还纳试验”(如术前使用腹带加压,观察患者呼吸、循环变化)或CT测量腹腔容积与疝内容物体积比值(本例比值约3:1,风险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