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出塞》教学课件
作者简介:王之涣生平简述王之涣(688-742年),字季凌,河北冀州(今河北冀州区)人,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他与王昌龄、王翰、王湾并称为边塞四王,是唐代边塞诗的重要代表人物。王之涣擅长七言绝句,以精炼的语言、壮阔的意境著称。他虽然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称精品,在唐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唐朝国力强盛,但边疆战事频繁,这为其边塞诗创作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情感源泉。代表作品王之涣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有《登鹳雀楼》、《凉州词》和《出塞》等。其中《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的经典名句。《凉州词》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壮阔开篇,展现了西北边塞的雄浑景象和将士的豪迈情怀。
诗人生活背景盛唐国力强盛王之涣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这一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当时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达到顶峰。然而,繁荣背后,边疆地区战事不断,将士们长年驻守边塞,保卫国家安全。文人交往密切王之涣与同时期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有密切往来。他们互相切磋,交流创作心得,共同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这些诗人或曾亲历边疆生活,或对边塞情形有深入了解,因此能创作出真实感人的边塞诗篇。边塞诗兴盛
唐代边塞诗简介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分支,主要描写边疆地区的自然风光、军旅生活、战争场景以及将士们的思乡情怀和报国壮志。唐代边塞诗兴盛于盛唐时期,代表诗人有高适、王昌龄、王之涣、岑参等。边塞诗的主要特点:题材广泛:既有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也有对战争场面的再现,还有对将士生活的刻画和对家国情怀的抒发。意境开阔:多表现塞外广袤苍茫的自然景观,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艺术风格。情感丰富:既有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也有思乡离愁;既有对战争的残酷描述,也有对和平的向往。语言特色:语言凝练有力,形象鲜明生动,多用对比、夸张等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边塞诗作为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录了唐代边疆地区的历史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尚和文化特色。这些诗作展现了唐代军人的豪迈气概和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出塞》诗歌原文出塞唐·王之涣
题解与写作背景题目解析出塞指从中原地区出发,前往边塞地区,多指将士们出征边疆。在唐代,塞主要指的是北方与少数民族接壤的边境地区,如今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唐代诗人多有以出塞为题的作品,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中就有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等描写出塞将士情感的诗句。写作背景王之涣的《出塞》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唐朝虽然国力强盛,但北方边境时常受到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的骚扰和入侵,边疆战事不断,将士们长期驻守边塞,保卫国家安全。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和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通过回顾历史,诗人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提到的龙城飞将李广是汉代的名将,而非唐代人物。这是诗人有意借用历史典故,表达对当代能够保卫边疆的英雄人物的渴望。这种借古喻今的手法在唐代诗歌中较为常见。
课文朗读指导整体朗读要求朗读这首七言绝句时,应保持平稳有力的节奏,语调坚定,体现边塞诗的雄浑风格。每句停顿处理为2+2+3,即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诗歌的节奏美。情感表达上,前两句应带有一丝感叹与无奈,后两句则应充满期望与坚定,表现诗人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韵脚处理这首诗属于仄起平收格式,韵脚为关、还、山三个平声字,朗读时应拖长音,强调韵味。这三个字是诗歌情感的重心所在,应着重体现。特别注意关字代表边塞防线,朗读时应带有沉重感;还字表达对未归将士的思念,应含有一丝叹息;山字代表坚固屏障,应读得坚定有力。情感表达建议第一、二句重在表达历史悠久与战争持续的无奈,语调应略带感叹;第三、四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与期望,语调应坚定有力,充满信心。朗读时可以想象自己站在边塞城楼上,面对辽阔的塞外风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这样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和意境氛围。
字词理解1秦时明月秦时明月是一个历史意象,指的是秦朝时期的明月,暗示着历史的悠久。这一意象最早见于晋代诗人张翰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这里,诗人借用了这一意象,表达时光流逝而边塞战争却绵延不断的感慨。这一意象也暗示了边塞地区的自然环境——夜晚明月高悬,照耀着荒凉的边塞,既美丽又寂寥,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2汉时关汉时关指的是汉代修建的边塞关隘,如玉门关、阳关等,是汉代为防御匈奴入侵而设置的军事防御设施。这些关隘是古代中国与西域和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军事防御的重要屏障。在诗中,汉时关与秦时明月相对应,表明从秦朝到汉朝,边塞战争一直持续,暗示了战争的长期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际色卡之劳尔色卡.docx VIP
- 考研数学复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doc VIP
- 乙烯仿真装置操作实训手册.doc VIP
- A Wrinkle in Time [时间的皱纹] .pdf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科学高中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GB50328-2019-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docx VIP
-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MTU 柴油机 8V 2000 M84操作手册.pdf VIP
- VDA6.3-2023标准条款解析.pdf VIP
-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技术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