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中国文学知识及旅游诗词、楹联、游记赏析LOGO
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及诗词、楹联格律常识;01掌握古典旅游诗词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02熟悉名胜古迹中的著名楹联、历代游记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03
第六节游记名篇选读(节选)
1.说天寿山(清)龚自珍由德胜门北行五十五里,曰沙河。沙河有城。出沙河之北门,实维广隰,丰草肥泉。引领东拜,大山临之,是为天寿山。明成祖永乐十年所锡名也。京师西北诸山,皆宗太行山,此山能不与群山势相属,有明尊且秩焉。自永乐至天启十有二帝葬焉,谓之十二陵。独景泰帝无陵。崇祯十五年,妃田氏死,葬其西麓。十七年,帝及周后死社稷,昌平民发田妃之墓,以葬帝、后,因曰十三陵矣。山多文杏,春正月而华。山之势尊,故木之华也先。山气厚,故木之华也怒。山深,故春甚寒。深且固,故虽寒而不冽。其石其鹿,皆绝大。山之理如大斧劈,山之色黝以文。山之东支,有汤山焉。其泉曰汤泉焉。山之首尾八十里。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本文是选自《龚自珍全集》的游记小品,主要说明了天寿山明十三陵的概况。以“说”为主要表达方式,先说天寿山的位置、环境,次说十三陵落葬情况,以及十三陵之称的由来,最后用排比句式描写天寿山的景物。
2.恒山记(明)乔宇先从山麓仰望:“其势冯冯煴煴,恣生于天,纵盘于地。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半山:“从半山俯深窥高,身如缘虚历空。”又从山顶放览:“东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南五台,北浑源、云中,而翠屏、五峰、画锦、封龙诸山俯首伏脊于其下。”恒山:在山西浑源县南,为五岳中的北岳,东北朝西南走向,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明代以前所称北岳恒山为今河北曲阳大茂山,清顺治年间,据星象分野,北岳移祀今恒山。明正德十六年(1521),因武宗去世,世宗即位,作者赴西北宣谕,便顺道游览了恒山。本文即记其事。文章并未着力于恒山风光景物的描摹,而意在寄慨。文章开头引证虞舜北巡恒山,以尊北岳,文章结尾处想起“有虞君臣会朝”而怆然,托怀先帝;又说自己对恒山长久窃慕怀想,有志壮游,而以梦兆得现,“知兹游非偶然”作结。这样文章前后照应,便看出作者心绪和本文立意之妙。文章写风景则突出繁荣和雄伟,写感想则强调神灵,而寓意于兴国家,正传统,抚边蕃,有大臣气度,合封建体统,却处处围绕北岳,不离本题。
3.虎丘记(明)袁宏道“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近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在江苏苏州市。春秋晚期,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名”。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创始者和领袖人物。在文学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称为“公安三袁”。作者任吴县令间6次游览虎丘。解职离吴前,流连虎丘胜景,写下了这篇描写吴中民俗的散文。文章着重记述了中秋夜苏州人游虎丘的盛况,其中最精彩的是有关唱歌的场面。文章以作者的感受作为内脉,通篇写山水少,写游况多,均发轫于作者的审美感受,不受自然山水散文通常受客体对象规范的传统笔法限制,显示出审美感受作为观照万物的“性灵”的特征。
4.晚游六桥待月记(明)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六桥:杭州西湖有两条大堤,一条为纪念白居易的白堤,另一条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所修的苏堤。苏堤长近三公里,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统称六桥。六桥待月,即在苏堤待月。绿烟:指西湖边如烟的柳树。红雾:指西湖边如云的桃花。午、未、申:地支的第七、八、九位,分别指中午11点至下午1点、下午1点至下午3点、下午3点至下午5点。作者认为西湖之美在春月、在朝烟、在夕岚,而以月夜为最。在结构上采取了总分法。在写法上采取直接写景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5.游黄山记(明)徐弘祖“向时云里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