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诊疗新进展指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对症治疗抑制肥大细胞炎性介质的作用:H1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曲尼斯特、吡嘧司特(普利敏)、色甘酸钠。2009JohnWileySonsA/SAllergy2009:64:1417–1426第31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病因治疗停用可疑药物:NSAID,ACEI,吗啡类等避免各种物理性刺激:冷,热,压力,水等清除感染灶,治疗潜在疾病饮食治疗,注意食品添加剂、人工色素,减少摄入假性食物变应原(如蛋白胨等)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A、雷公藤、酶酚酸脂(骁悉)2009JohnWileySonsA/SAllergy2009:64:1417–1426第32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分类:EAACI指南大体分类急性荨麻疹(病程小于6周)慢性荨麻疹(病程长于6周)物理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震动性荨麻疹其它胆碱能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荨麻疹性血管炎EuropeanAcademy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第2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急性荨麻疹(Acuteurticaria,AU)病因:过敏(Allergy),包括食物、空气中的吸入物(尘螨、花粉、真菌袍子等),大部分AU能检测到食物或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率为86%。说明AU是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临床特点:1.起病急,皮疹泛发。2.病程不超过6周,80%不超过2天。3.多为急诊就诊,占皮肤科就诊率不到30%。治疗: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如发生过敏性休克、腹痛、气道阻塞,应给与相应处理。第3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为风团、红斑、瘙痒,每天或几乎每天发作,病程超过6周。依发病机制不同分为三类:1.物理性荨麻疹:肥大细胞膜的缺陷对物理因素不耐受。2.胆碱能性荨麻疹。3.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idiopathicurticaria,CIU)慢性荨麻疹(Chronicurticaria,CU)第4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物理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皮肤肥大细胞(Mastcells)膜对冷不耐受压力性荨麻疹:Mastcells细胞膜对外界压力不耐受热性荨麻疹:Mastcells细胞膜对外界压力不耐受日光性荨麻疹:Mastcells细胞膜对日光不耐受(属热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Mastcells细胞膜对划擦不耐受,和压力性荨麻疹没有实质性区别。震动性荨麻疹:Mastcells细胞膜对震动不耐受第5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胆碱能性荨麻疹主要由于运动、受热、精神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皮肤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2mm左右的圆形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损。自觉瘙痒、麻刺感或烧灼感,安静、凉爽环境内很快消退。偶伴发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症状(如流涎、头痛、脉缓、瞳孔缩小及痉挛性腹痛、腹泻)。以1:5000乙酰胆碱做皮试或划痕试验,可在注射处出现风团,周围可出现卫星状小风团。第6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风团、红斑、瘙痒,每天或几乎每天发作,病程超过6周,找不到已知食物、药物、感染、物理、化学、吸入物、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内科疾病(如红斑狼疮)等诱发因素。为常见的慢性难治性疾病之一,平均病程约为3-5年,病程长者达30-40年。该病虽不威胁生命,但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和一些公认的慢性严重疾病一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idiopathicurticaria,CIU)第7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ausesofCIUCIU患者检测不到明确的过敏原,因此,经典的I型变态反应理论不能充分解释CIU发病机制。30%-60%患者自身血清实验(ASST)阳性,提示血清内存在某种介质,通过非抗原途径活化肥大细胞。ASST阳性的CIU患者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67%和24.67%。因此,ASST阳性的CIU实际上就是自身免疫性荨麻疹(Autoimmun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