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查体:脉搏100次/分,血压9.33/5.33kPa,体形消瘦,精神差,贫血面容,眼结膜、口唇、甲床苍白。心肺(-)。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胆脾未扣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8.7*109/L,RBC3.55*1012/L,HB59g/L,N0.53,L0.39,EOS0.08;粪便潜血试验强阳性,直接涂片法未见虫卵。可考虑诊断什么疾病?应进一步做什么检查?引起原因及诊断依据?*第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可考虑诊断什么疾病?应进一步做什么检查?引起原因及诊断依据?给予止血、治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后,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片状充血,黏膜水肿,并见散在出血点,十二指肠球部与降部交界处发现6条虫体附着,长约1cm,肉色,呈蛇样盘曲或蠕动,钳出虫体,固定送检,鉴定为十二指肠钩虫。再复查患者粪便,改用饱和盐水浮聚法,查到钩虫卵。诊断:钩虫病并贫血治疗:给予驱虫及对症治疗后大便转黄,上腹部不适症状消失,半个月后再行胃镜复查,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均无异常。*第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
与
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第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形态1、成虫虫体细小,长约1cm,活时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前端较细,有口囊尾端雌虫圆锥形雄虫膨大形成交合伞kj31319*第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两种钩虫成虫形态主要鉴别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体态略呈“C”形略呈“S”形口囊两对钩齿一对板齿交合伞略呈圆形略呈扁圆形背辐肋远端分2支,基部先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每支远端再分2小支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钩口线虫*第9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虫卵形态:椭圆形,壳薄;颜色:无色透明;大小:56~76μm×36~40μm;内含物:2~4个卵细胞,卵壳与细胞间有空隙。*第10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钩虫卵与脱蛋白质膜的受精蛔虫卵鉴别十二指肠钩虫卵与美洲钩虫卵极为相似,不易区别,统称钩虫卵*第1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与致病有关的腺体1)头腺:主要分泌抗凝素,阻止肠壁伤口的血液凝固2)咽腺: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降低宿主肠壁的蠕动3)排泄腺:分泌物主要为蛋白酶*第1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生活史成虫卵杆状蚴丝状蚴成虫经皮肤或口进入人体穿过皮肤血、淋巴右心肺肺泡小支气管支气管咽食管胃小肠(小肠)外界土壤人体24h5-6d*第1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期蚴)产卵数量:十二指肠钩虫10000~30000/条/日美洲钩虫5000~10000/条/日钩蚴的迁延移行*第1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染方式:(1)经皮肤(最多见):①皮肤接触“疫土”②婴儿使用被丝状蚴感染的尿布或穿“土裤子”、“睡沙袋”等(2)经口(少见)①误食含丝状蚴的蔬菜②生食已感染丝状蚴的转续宿主的肉类(3)母体经母乳、胎盘传播于新生儿(少见)*第1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致病1、幼虫的致病①钩蚴性皮炎:好发部位手指、足趾间皮肤丝状蚴局部即出现针刺、烧灼、奇痒感充血斑点或丘疹红肿、水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