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VIP

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

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

题卡规定的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求实即秉笔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经世致用也是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早在中国史学开始兴起的时期,秉笔直

书就成为史家的崇高美德而受到称赞。尤其是孔子因晋国史官董狐

的“书法无隐”而称他是“古之良史”,以及《左传》作者记述了

齐国太史、南史氏为书“崔杼弑其君”而不惜以死殉职,这种秉笔

直书的精神境界就成为史家遵循的传统。

唐代刘知几撰《史通》,有《直书》《曲笔》两篇,指出了史

学上“直书”与“曲笔”的对立,分析了它们的利害。认为“直

书”“直词”是实录的前提,而“曲笔”“诬书”则会造成实录难

求。刘知几正是从历史撰述是否是“实录”这一根本点上,来划清

“直书”与“曲笔”的界限的。这种求实的精神自司马迁《史记》

被誉为“实录”之后,便成为大多数史家追求的目标而形成优良的

传统。曲笔作史危害很大,造成的史事上的错误也不少,但在整个

史学上毕竟只占少数。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史家是以董狐、南史、司

马迁为效法的楷模,存实录、写信史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从史学

发展的连贯性来看,任何得计于一时的曲笔作史,终究要为后人所

揭露和纠正。

从史学的社会作用来说,求实,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基础。刘

知几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

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

载。”中国古代史学之求实的传统和经世的传统在总的发展方向上

的一致性,可以从《史记》《资治通鉴》等各类有代表性的著作中

看得很真切。《资治通鉴》意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

失”,而附以《考异》30卷,使其所记、所论有经得起检验的历史

事实为基础。历代盛赞《资治通鉴》者极多,金朝女真族统治者金

1/18

世宗的话或许更有深意,他说:“近览《资治通鉴》,编次累代废

兴,甚有鉴戒,司马光用心如此,古之良史无以加也。”

在中国古代史学上,有的统治者或有的史家,为着某种需要而

掩盖历史真相或篡改已经写出的史书,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这跟

史学的经世致用并不是一回事,其间界限不可混淆。这种曲笔作史

的行为,只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的支流,而且总是遭到后人的唾

弃和鄙视。求实的传统和经世的传统,以及它们之间在总的趋向上

的一致性,乃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主流。

(摘编自瞿林东《说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以史学为经世工具的认识,由历代学人不断加以阐发,越来越丰

富也越来越深刻。汉初的贾谊把取鉴于历史作为国家施政的要务看

待,他说:“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

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

矣。”“致用”与“求真”大多数情况下是统一的,是相得益彰,

互相促进的。“求真”即秉笔直书。古人知道,用真实的历史为现

实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是理想的史学局面,

也是优秀史著拥有久远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史学既要关注社

会需要,又要严格对自身的写实要求,这是二而一之事。

当然它们之间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冲突,古人采取了他们认为适当

的方式。从董狐直笔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直”的理解。《左

传》记载了赵穿杀灵公之事后,接着写:“太史书曰:‘赵盾弑其

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

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董狐写的并不是直接的历史事实,

而是在强调赵盾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如果没有后来的解说,读者

会误认为杀死灵公的人真的是赵盾。可当事人赵盾和后来的评判者

孔子以至以后的读者,都认为董狐是在秉笔直书,是书法不隐。显

然在这里客观史实与主观认定已出现了一定的间隔。

《论语·子路》中孔子有一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雪舞恋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工作者,为您加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