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单元知识体系: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变迁的阶段2.变迁的表现3.变迁的原因4.变迁的特征5.变迁的影响
1.第一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但同时也传入了新的生活方式;这些变化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又明显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一、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2.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城乡人民生活、风俗习惯、社会风气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但由于国家底子薄、人口多,加上极“左”思潮的干扰,到改革开放之前,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3.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接近和跨越小康社会。总之,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像是一个晴雨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巨大变化。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1.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3.大众传媒的变迁四大传媒报刊媒介广播媒介电影媒介网络媒介衣食住行、通讯、传媒、风俗等变迁,属于社会史范畴,从民众的日常折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以小见大。
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习俗1.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男子:西装、中山装女子:旗袍、上衣下裙(中式与西式并存)男子: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女子:列宁装、布拉格(政治色彩强烈)异彩纷呈(彰显个性)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食物简单,凭票供应(粮票、布票、油票)1988“菜篮子工程”出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住房拥挤农村住房不断更新,1995年城镇“安居工程”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维新变法开始);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婚姻自主;葬礼:厚葬→殡仪馆、公墓、火葬社交礼仪: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民主平等观念)改用公历,增添新节日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的主流休闲方式多样化生活质量提高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取缔黄赌毒黑等丑恶现象;制定《婚姻法》,实行新婚姻制度:废除包办婚姻,一夫一妻,男女平等
苏联式连衣裙蓝灰色服装、绿军装干部服(中山装)服装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晚清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土洋并存50年代到80年代初:政治意识形态明显、色彩单调改革开放以来:个性化、色彩鲜艳、时尚、多样化服饰是时代的外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民国成立后,要求废除满式的官服顶戴,以新礼服代替旧式官服,不分级别高低,凡任职的官员,一概统一着装。上海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商埠,国际移民的大量涌入,使上海与国际的联系愈发密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近代上海的服饰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现象,很多服饰直接采用西方样式,以上海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一批主要从事西式服装制作的裁缝产生了,有的则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样式并加以改进。——竺小恩《中国近代服饰与古代服饰变革之比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服饰变革的原因及影响。(13分)原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政府推动变革,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推动;大量西方人的到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先进人士的倡导;对外交流密切(每点两分,任答3点,6分)影响:推动审美观念的变化;促进思想解放(便于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推动政治变革;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促进服装制作业的专业化发展(每点两分,任答4点,7分)
◆史料研究:婚俗变化材料1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2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8讲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45页).pptx
- 2024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同步练习(1).docx
- 2024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同步练习(3).docx
- 第9课 欧美的资本主义制度(1)——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学案 (2).docx
- 第9课 欧美的资本主义制度(2)——英美资本主义代议制 学案(2).docx
- 第9课 欧美的资本主义制度(3)——俄德日意的资本主义代议制 学案.docx
-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高考题+教师版).docx
-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高考题+学生版).docx
-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案.docx
-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