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四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新人教版.pptxVIP

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四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新人教版.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四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目录CONTENTS01知识串联02专题特训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民族关系·①___________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②___________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汉武帝派③________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始皇汉武帝张骞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民族关系·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④_________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东汉时,⑤__________出使西城并经营西域,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班超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东汉光武帝刘秀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西域都护府班超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民族关系·230年,吴国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⑥_______的联系·西晋时期北方各族内迁,匈奴、⑦_________、羯、氐、羌·十六国时期,氐族苻氏建立的⑧__________一度统一了北方,符坚任用王猛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台湾鲜卑前秦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民族关系·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北魏⑨___________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孝文帝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对外交往陆上丝绸之路张骞两次通西域·中原传入西域:凿井技术、丝绸等·西域传入中原:核桃、葡萄、石榴、良种马等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345678910111213141511.A.处于社会变革时期B.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D.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民族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D

2345678910111213141512.A.反击匈奴;南征百越B.修筑长城;通使西域C.修筑长城;通婚和亲D.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开通丝绸之路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统治者采取了“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这些措施主要有(A)B

2345678910111213141513.A.汉武帝时,匈奴国力衰弱B.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D.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D

2345678910111213141514.A.漠北战役B.巨鹿之战C.阪泉之战D.涿鹿之战“公元前119年,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经过________,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横线外应填的是(A)A

2345678910111213141515.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是沟通欧亚大陆的交通要道,促进了东西方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和这一观点有关的史实是(A)①北击匈奴②张骞出使西域③班超经营西域④设置西域都护府C

2345678910111213141516.A.敦煌和葱岭B.长安和洛阳C.玉门关和阳关D.海陆丝绸之路法国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在书中说:“(古代)中国向外界开放得很少,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事实上,它只有两个大的出口,一个海洋,一个沙漠。”材料中的“两个大的出口”是指(A)D

234567891011121314151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上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因此,古代中国的“沙漠出口”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古代中国的“海洋出口”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D项正确。

2345678910111213141517.A.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B.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大秦C.洛阳→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D.洛阳→中亚、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一带一路”倡议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一带”源于西汉时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7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