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教育晨诵(三年级)》阅读测试题(附答案).docxVIP

最新《新教育晨诵(三年级)》阅读测试题(附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新教育晨诵(三年级)》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晨读对韵》里“云对(),雪对霜。”

A.雨

B.雾

C.风

答案:A。在《晨读对韵》“云对雨,雪对霜。”这是经典的对韵内容,展现了自然景象之间的对仗关系,所以选A。

2.下列诗歌中,属于《新教育晨诵(三年级)》的是()

A.《春夜喜雨》(杜甫)

B.《赠汪伦》(李白)

C.《在天晴了的时候》(戴望舒)

答案:C。《春夜喜雨》和《赠汪伦》虽都是经典古诗,但《在天晴了的时候》收录在《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它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象,富有画面感和韵律美,所以选C。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出自《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的()

A.《绝句四首·其三》(杜甫)

B.《望庐山瀑布》(李白)

C.《咏柳》(贺知章)

答案: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中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所以选A。

4.《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溪边》这首诗描绘的是()的情景。

A.孩子们在溪边钓鱼

B.孩子们在溪边游泳

C.孩子们在溪边玩耍

答案:A。《溪边》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孩子们在溪边安静钓鱼的情景,从“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等语句可以看出,所以选A。

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的赞美。

A.蜜蜂

B.蝴蝶

C.花朵

答案:A。这句诗意思是蜜蜂采尽百花酿成了蜂蜜,到底是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呢?表达了作者对蜜蜂勤劳品质的赞美,所以选A。

6.《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花的学校》的作者是()

A.泰戈尔

B.冰心

C.叶圣陶

答案:A。《花的学校》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花孩子们的世界,所以选A。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指的是()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答案:A。此句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在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时所作,“少一人”指的就是王维自己,所以选A。

8.《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听听,秋的声音》一诗中,“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答案:B。把大树当作人来写,“抖抖手臂”“道别的话音”赋予了大树人的动作和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选B。

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描写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答案:C。“荷尽”“菊残”描绘出荷花凋谢、菊花残败的景象,这是秋季的典型特征,所以选C。

10.《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小时候的故事。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答案:A。《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质疑,不懂就问的故事,体现了他勤学好问的精神,所以选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情。”

答案:客。这句诗出自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所以填“客”。

2.《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山行》的作者是()。

答案:杜牧。《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绘了深秋山林的美丽景色,所以填“杜牧”。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的是()的景色。

答案:西湖。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是对西湖晴天和雨天不同景色的生动描绘,所以填“西湖”。

4.《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里老屋为()、老母鸡和小蜘蛛提供了帮助。

答案:小猫。在故事中,老屋先后为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提供了暂时的住所,体现了老屋的善良和乐于助人,所以填“小猫”。

5.“有理走遍天下,()寸步难行。”

答案:无理。这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只要有道理,走到什么地方都能行得通;不讲道理,无论走到哪里都很难办,所以填“无理”。

6.《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里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因为()而变长。

答案:沾到了果酱。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这根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因为果酱是很好的营养,所以胡子越长越长,所以填“沾到了果酱”。

7.“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答案:足跌没水中。这句话出自《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所以填“足跌没水中”。

8.《新教育晨诵(三年级)》中《美丽的小兴安岭》按()顺序描写了小

文档评论(0)

乐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乐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