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含答案

[2025·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①新样者

王安石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②绿石镌。

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

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

还与故人袍色③似,论心于此亦同坚。

[注]①玉堂:宋代称翰林院为玉堂。②蛮溪:指南方的溪流。③袍色:官袍的颜色。古时低级官员袍服为青绿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没有多加铺垫,而是开门见山,直接书写所咏之物。

B.诗人从样式、材料产地以及材质等方面,对绿石砚加以鉴赏。

C.朋友馈赠的绿石砚以及随砚附送的诗作,都令诗人心存感念。

D.石砚出自瘴雾之地,看起来水渍斑斑,但洗后就变得鲜亮了。

2.尾联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看起来水渍斑斑”错误,颈联中的“湿”意为“润泽”,“看犹湿”是说绿石砚“看上去十分光亮润泽”,而不是“水渍斑斑”。

2.答案:①由绿石砚的颜色联想到友人官袍的颜色,点出友人的仕途境遇,借此勉励身处逆境的友人。②以砚石之坚喻友人坚定的心志和高尚的品质,同时借砚自况,抒发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尚情操。

解析:

3.答案:D

解析:“强调墙壁的古旧,以衬托画鹤色彩鲜艳”错误,“古壁”意在点明画作年代久远,陈诗开头两句说的是虽然画作年代久远,但画鹤的色彩与纹路依旧清晰,没有“强调”和“衬托”。

4.答案:宋诗展现歌颂皇恩的功利思想。诗中“省壁”指向官署,以鹤“恋恩波”暗喻自身留恋帝王恩泽,体现文人对皇权的推崇和对仕途的追求。陈诗展现同情理解有志之士的脱俗思想。“独”“孤”“谁复闻”写鹤的与众不同、不被理解,“自矜”四句以孤鹤暗写清高有志之士往往难觅知音、怀才不遇,呼唤对有志之士的理解。

解析:题干要求分析两首诗的“思想境界”,要从两首诗歌的内容和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感情出发进行分析,且暗含比较之意。宋诗咏的是“省壁”的画鹤,所咏之鹤“恋恩波”,这就明确了此诗是文人的歌颂皇恩之作。而陈诗所咏之画鹤“独舞”“孤飞”“自矜”,不愿与“故池群”为伍,这就说明诗人赞颂的是孤高有志之士,且暗含怀才不遇之感,最后一句“长鸣谁复闻”的诘问则包含着对孤高有志之士不被理解的深切同情。陈诗的思想境界明显要高于宋诗。

5.答案:D

解析:D项,“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曲解了诗歌尾联的意思。尾联“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关联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中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因为有了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所以虽然没有热闹的管弦,依然可以畅叙幽情。诗人以此赞美千岁庵的泉声美妙动听,可以以泉声来代替音乐,并不是说诗人和兰亭诸贤都“摒弃了乐器”。

6.答案:颈联写泉水的声音时而如怒涛奔腾般壮伟响亮,时而像细雨滴落般清越圆润,通过将泉声的“壮伟”与“清圆”进行对比,突出了泉声的变化多端,描写出奇妙入微的泉声,展现出泉水不同的动态美,让人感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解析:首先,要理解颈联的大致含意。这两句是描写泉声的,写泉声时而如怒涛翻涌,时而像细小的雨点滴落。然后,分析这两句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壮伟的怒涛,声音“响亮”,细小的雨点,声音“微小”,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要分析使用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可从突出事物特点、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等角度入手。从突出事物特点的角度看,将泉声的“壮伟”与“清圆”进行对比,突出了泉声的变化多端,展现出泉水不同的动态美,让人感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从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角度看,作者因喜爱庵前泉水,故前来借房而眠,而如此美妙多变的泉声,令作者赞叹不已,表达了作者对泉水、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