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浙江上铁钱江酒店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docxVIP

2025年上半年浙江上铁钱江酒店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上半年浙江上铁钱江酒店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10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无正确选项。

分析:A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删去“不”;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将“改进”改为“提高”;D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解决”。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的话,像________的钟声,在我耳边回荡。

(2)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________了这项技术难题。

(3)这部小说情节________,扣人心弦。

A.洪亮攻克曲折

B.嘹亮破解崎岖

C.响亮解决蜿蜒

D.高亢克服繁杂

答案:A

分析:“洪亮”侧重于声音大而清晰,“钟声”用“洪亮”更合适;“攻克”一般用于解决技术、难题等,“攻克难题”搭配恰当;“曲折”可用于形容情节不简单,有波折,符合小说情节的描述。“嘹亮”多形容歌声、号声等,“崎岖”多用于形容地势,“蜿蜒”多用于形容道路、河流等,“高亢”多形容声音高而激昂,“克服”一般与困难、缺点等搭配,“繁杂”侧重于复杂繁多,都不符合语境。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按步就班

B.变本加利

C.不可救药

D.断章取意

答案:C

分析:A项“按步就班”应为“按部就班”;B项“变本加利”应为“变本加厉”;D项“断章取意”应为“断章取义”。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A.夸张夸张拟人

B.比喻夸张排比

C.夸张比喻拟人

D.比喻比喻排比

答案:A

分析:(1)“三千尺”是夸张地写出瀑布的长度,“疑是银河落九天”虽有比喻成分,但整体突出夸张;(2)“把一头大象给吃了”是夸张地表现饥饿程度;(3)“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的样子。

B.“你吃饭了吗?”妈妈问:“今天工作忙不忙?”

C.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

D.他说:“我明天去杭州出差。”

答案:D

分析:A项相邻两个数字表约数时,中间不用顿号,应删去顿号;B项“妈妈问”在中间,后面应用逗号;C项“……”和“等”不能同时使用,应删去“……”或“等”。

6.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B.他肯定知道这件事。

C.他怎么会知道这件事呢?

D.难道他不知道这件事吗?

答案:C

分析:A项“不可能不知道”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思是他知道这件事;B项直接表明他肯定知道;D项反问句,意思也是他知道;C项“怎么会知道”是反问,表达的意思是他不知道,与其他三项不同。

7.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把这想法告诉了伙伴们。

②下午,一群孩子来到海边堆城堡。

③他们在城堡里埋下了许多“宝藏”。

④大家一起动手,城堡很快就堆好了。

⑤有人提议在城堡周围垒起围墙。

A.②④⑤①③

B.②①⑤④③

C.②⑤④①③

D.②④①⑤③

答案:A

分析:首先是②点明时间和事件,一群孩子来到海边堆城堡;接着④写城堡很快堆好;然后⑤有人提议垒围墙;①他把想法告诉伙伴们承接⑤;最后③他们在城堡里埋下“宝藏”。所以顺序是②④⑤①③。

8.下列词语中,与“安静”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寂静

B.冷静

C.宁静

D.平静

答案:C

分析:“安静”强调没有声音、不吵闹;“寂静”侧重于没有一点声音,程度比“安静”深;“冷静”主要形容人沉着、不感情用事;“宁静”着重于平和、安静,与“安静”意思最接近;“平静”多形容心情、水面等平稳、安定。

9.下列对“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故事主人公判断正确的是()

A.项羽

B.刘邦

C.韩信

D.张良

答案:A

分析:“破釜沉舟”讲的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下令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表示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10.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吾欲之南海

D.春冬之时

答案:D

分析:A、B、C三项中“之”都是动词,意为“到、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郭指导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