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变革时代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急剧变革的转型期,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国家政治体制、军事制度、法律制度等各方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中国历史迎来了一个全球东、西方遥相呼应的轴心时代。——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一)春秋时期这些材料反应了什么变化呢?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材料二:(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左传·桓公五年》周王室军事实力弱于诸侯,对列国控制削弱,王权沦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此消:平王东迁,领地丧失,实力下降。彼长:1.分封制让诸侯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2.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诸侯的实力已超过周王室.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时间:前770年-前476年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材料三:各个强国为了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争做霸主,故而春秋时期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根据这段材料,概括出春秋时期列国纷争的特点。3.特点:大国争霸(一)春秋时期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二)春秋战国之交1.标志性事件:材料四:由奴隶主贵族中蜕化而来的以及从下层人士中上升而来的,或因军功事功起家的新兴地主阶层,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逐渐形成具有独立政治集团利益的地主阶级,并迫切要求取得政治上的权力。他们乘着斗争的风云,利用奴隶和平民的力量,向奴隶主贵族展开了激烈的夺权斗争。——朱绍候、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上)》2.本质:新兴地主阶层向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夺权斗争。根据这段材料,概括一下春秋战国之交发生的事件的本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三)战国时期1.时间: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根据书本p10史料阅读部分和地图的变化分析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特点。3.特点:大国兼并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四)华夏认同1.华夏本义:3.方式:2.发展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战国时期,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材料五:中国之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衣冠华美且重礼仪。战争、贸易、联姻。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列国纷争所带来的影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权力的下移新兴地主阶级的扩大材料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章句上》消极影响:战争带来了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积极影响:促进了社会转型与民族交融。①社会经济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②政治体制由君主、贵族分权制转变为中央集权专制、官僚制;③周边族群逐渐融入华夏族。礼乐征伐之变所带来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1.农业刀耕火种: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耕种。铁犁牛耕:使用铁农具犁和牛进行农耕。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教学难点(一)经济发展铁犁牛耕的影响铁犁牛耕(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生产效率提高开辟私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逐渐开始承认土地私有井田制(奴隶主、奴隶)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农民)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二)经济发展1.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2.手工业和商业战国时,手工业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煮盐业羽毛齿革粮食羊马盐池药材冶铁业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二)变法运动1.兴起的原因(背景)(1)经济: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礼崩乐坏,兼并战争频繁,各国激烈竞争的需要。(3)思想:法家思想为变法提供理论基础。教学重点生产力的发展如何推动变法运动的开展?开辟私田,公田荒废。承认土地私有并进行赋税制度改革,公室(奴隶主贵族)与私家(新兴地主阶级)斗争。地主阶级夺权,按照本阶级利益进行变法。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二)变法运动2.变法内容诸侯国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国邹忌改革燕国乐毅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二)变法运动2.变法内容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内容作用政治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加强对地方、基层人口的控制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9+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 2.10金与南宋对峙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 2.12++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 2.12+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 2.13+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 3.7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
- 3.8+西欧庄园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
- 3.9秦统一中国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pptx
- 3.10+秦末农民大起义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pptx
- 3.10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pptx
-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pptx
-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 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8课+辛亥革命 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pptx
-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