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3_T143-2019_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技术规程_十堰市 .docxVIP

DB4203_T143-2019_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技术规程_十堰市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C23 DB4203湖北省十堰 市 地 方 标 准

DB4203/T143—2019

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DB4203/T14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汉江师范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汉江师范学院、十堰市龙王寨珍稀中草药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爱明、孙良学、柯尊伟、巩建华、潘坤、周向宇、王锋尖、孙勇、龙德清。本标准由汉江师范学院负责解释。

DB4203/T143—2019

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

与贮藏、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十堰地区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林下规范化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NY/T394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DB4203/T143—2019

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冠幅)与此林地(林分)总面积的比,它反映

林分的密度。

4 产地环境

4.1 区域范围

十堰地区海拔为700m~1300m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阴湿地带,适宜温度为18℃~25℃,湿度≥40%。

4.2 空气质量

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4.3 土壤条件

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4.4 水质质量

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5 栽培技术

DB4203/T143—2019

5.3.3 水肥管理

每年3~5月,按200kg/667m2追施一次有机肥。及时排水防涝,保持土壤湿度50%~80%。灌溉用水执行GB5084的规定。

5.3.4 动物防控

种植基地周围设置围网,预防野生动物侵害。

5.4 留种管理

5.4.1 人工辅助授粉

选择健康的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植株,从雄蕊上收集花粉后,用毛笔蘸取花粉涂到雌蕊柱头上。

5.4.2 吊果

6~9月,用塑料细线上端系在横向铁丝上,下端系在中药材七叶一枝花花朵的下部。

5.4.3 种子采收

秋季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收,除去外种皮,将种子与湿沙按1:5混合,放于沙子或埋于地下,保持湿润或者立即播种。

6 病虫害防治

DB4203/T143—2019

8 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建立生产档案并保存三年以上。

ADB4203/T143—2019A

A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中药材七叶一枝花形态特征

植株高35-100厘米,无毛;根状茎粗厚,直径达1-2.5厘米,外面棕褐色,密生多数环节和许多

须根。茎通常带紫红色,直径(0.8-)1-1.5厘米,基部有灰白色干膜质的鞘1-3枚。叶(5-)7-10

枚,矩圆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

楔形;叶柄明显,长2-6厘米,带紫红色。花梗长5-16(30)厘米;外轮花被片绿色,(3-)4-6枚,

狭卵状披针形,长(3-)4.5-7厘米;内轮花被片狭条形,通常比外轮长;雄蕊8-12枚,花药短,长

5-8毫米,与花丝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部分长0.5-1(-2)毫米;子房近球形,具稜,顶端具一盘

状花柱基,花柱粗短,具(4-)5分枝。蒴果紫色,直径1.5-2.5厘米,3-6瓣裂开。种子多数,具鲜红

色多浆汁的外种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注:资料来源《中国植物志》(第十五卷)。

BDB4203/T143—2019B

B

附录B(规范性附录)

中药材七叶一枝花常见病害推荐防治方法

表B.1 中药材七叶一枝花常见病害推荐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危害对象 症状 防治方法

中药材七叶一枝花茎块腐烂病

中药材七叶一枝花

灰霉病

块茎

叶片、叶

柄、花梗

受害块茎一般从尾部开始腐烂。染病块茎表皮颜色黑褐色,腐烂部位呈湿状软腐,或绵状软腐。

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水渍状灰褐色病斑,后病斑变成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潮湿时病斑正反面有灰色霉层,后期病斑成黑褐色,叶片变黄,最后呈褐色干枯,植株死亡。

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黄褐色水渍状或

加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ZR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