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掌握不同素材类型的运用方法
(一)名言式素材
名言警句犹如一粒粒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泽,具有恒久的魅力。作文中恰当运用名言式素材,可以达到三种效果:一是使文章更有意蕴,更显文采;二是使行文论据确凿充分,在论证上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三是可以体现考生的文化积淀,彰显考生炼字炼句的能力。因此,名言式素材与事例式素材成了考生的“最爱”。然而,“名人开会”“掉书袋”“替代性写作”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到底如何使用好这类素材呢?
(1)?最好以间接引语的方式出现:如果名言过长,不必苛求原文复现,抓住其关键信息以及核心内涵,可用自我话语言说。
请看2023年上海卷优秀作文《踏寻人生的答案》片段:明朝文学家张岱,择一大雪之日,撑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此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张岱伫立湖心亭中,忘却域外纷扰,达成了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他遗世独立,孤芳自赏,在湖心亭建构了一个旷达而纯美的世界。他把这份志趣,以素雅的笔墨,写成绝世名篇《湖心亭看雪》。陌生世界的美,需被高雅的真谛赋予终极含意,并秉持纯真去踏寻,使之达到永恒;陌生世界的美,需拨云见日才能一窥芳容。“独往湖心亭看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些间接引用,巧妙地嵌在正文中,与正文浑然一体,既经济又有文采,这种运用方式值得称道。
(2)?选用的名言,内涵艰深复杂时,尤其是哲思类素材,抑或是古代圣贤的垂训,要及时匹配阐释性语句,否则会造成文段前后意义割裂,导致文思不畅。
请看2023年新高考Ⅱ卷优秀作文《心灵宽畅地,欢乐生息所》片段:于是,我走到古典文化书架前试图休息一下,不知何故,我翻开了《道德经》,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我被震撼到了!没错,车轮、陶器、房屋,如果没有“空”,怎能滚动,装物,供人居住呢?很多时候,“空”不正是成就了“有”吗?老子这段话尽管教材中有,但还是较为艰深的。作者用“没错,车轮、陶器、房屋,如果没有‘空’,怎能滚动,装物,供人居住呢?很多时候,‘空’不正是成就了‘有’吗?”这两句话表达了读后感受,又巧妙地阐释了内涵,更点明了题意。
(二)热点式素材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都十分偏重社会热点的观照,不论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还是冬奥会,不论是对创新精神的倡导还是对科技成果的思考,都透露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写好这类作文,势必要运用好热点素材。如何使用好呢?
(1)作冷处理,开掘新意
运用热点素材能使文章内容新颖而富有时代气息,易激发人们的情感。但一些考生运用热点素材时往往容易人云亦云,被舆论和当下的主流观点左右,缺少自己的思考,反而使文章缺乏新意。对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独立思考,对热点素材作冷处理——深入挖掘,力避庸常,入木三分,是谓“冷处理”。
请看2019年全国Ⅰ卷优秀作文《劳之弥勤,生活弥乐》中的片段:也许会有人反驳——现代科技如此发达,遍布各地的人工智能产品任我们差遣,对于劳动,我们没有必要亲力亲为!是的,将一些家务交与人工智能完成,人们的双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得到了解放,我们可以肆意地享受高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但是,大脑呢?正如霍金所说:“人工智能将会是人类灭绝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人工智能的崛起意味着未来机器人的“智慧”将超越人类,他们甚至有可能反抗人类的命令并拥有自己的思想。对人工智能过度依赖,真实版《终结者》或将上演,人类该何去何从?
对于“人工智能”这个热点素材,考生一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如果对这一素材进行“冷处理”,就会有独到的发现。该片段通过引用霍金的名言,提出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人类终结者的观点,引发人们思辨人工智能发展的利与弊。
(2)个性化解读热点
将热点素材照搬、硬搬到文章中是素材运用的大忌。要想让热点素材为“我”所用、为文所用,可以使用个性迁移法,即在运用素材的时候,能在留心生活细节、关注社会热点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人和事进行个性化迁移,作出个性化解读,使热点素材能以最细腻、最深刻、最独到的个性解读服务于中心论点的论证。
比如,对于一些负面事件,不能单纯地将眼光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要在深入事件本质的基础上迁移相关事件,在自圆其说的过程中表达个性化观点,突出从负面事件中得出的具有建设性或积极意义的立意。对一些让人叹惋的负面事件,要准确捕捉事件中的“意外收获”,它可以是事件的细节,也可以是另类的观点,还可以是事件的背景……通过对事件相关人物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的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展示普通人的生活,并对这种生活进行深入分析,深刻体悟当事人的心理,进而提炼出一种“典型心理”,引发人性化思考。
二、素材的一材多用与多材合用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必背文言文汇编.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教材各单元人文主题作文素材集(金句+名人名言+写作素材开头结尾事例)之必修下册.docx
- 2025年各地高三语文联考作文题目汇编含例文.docx
- 2026届湖北省腾云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2026届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二升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记叙文或写感悟类议论文(点评与修改).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人与人工智能的交响曲.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15则小众现代诗句.docx
- 福建省言蹊联考2025-2026学年新高三8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