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力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力量

引言:历史长河中的青春浪花

1919年的中国,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旧船。北洋政府的软弱、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民族危亡的阴云,让每个有识之士都感受到窒息般的压迫。就在这darkesthour(至暗时刻),一群平均年龄不过20岁的青年学生,从北京的校园里挺身而出,用热血与呐喊撕开了笼罩在民族头顶的阴霾。他们不是历史书中的符号,而是真实的人——可能是你家隔壁的哥哥,可能是私塾里最会背《论语》的少年,可能是刚剪了辫子穿上西装的留洋归来者。他们用青春的力量,在五四运动中写下了最炽烈的篇章。这场由学生发起的运动,不仅改变了1919年的中国,更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让我们触摸到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心跳。

一、觉醒前夜:新式学生群体的成长土壤

要理解五四运动中学生力量的爆发,必须先回到20世纪初的中国,看看这群”新青年”是如何从传统士人中脱胎换骨的。

1.1教育变革:从科举到学堂的转身

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像一把重锤敲碎了传统读书人的上升通道。取而代之的是新式学堂的兴起——1909年全国已有各类学堂5.9万所,学生163万人;到1919年,仅北京一地就有高等学校14所,中等学校80余所,学生总数超过3万人。这些学堂不再只教四书五经,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成为必修课,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早稻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生们带回了”民主”“科学”“人权”的新词汇。

比如后来成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的傅斯年,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时,课堂上既有黄侃讲的”小学”(传统语言学),也有陈独秀讲授的《文学革命论》。这种新旧知识的碰撞,让学生们的视野从”修身齐家”扩展到”天下兴亡”。

1.2思想启蒙:《新青年》点燃的火种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这本售价仅3分的杂志,在学生中传阅率极高——北大图书馆管理员毛泽东曾回忆,自己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和同学把《新青年》的文章抄在笔记本上互相传看。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的《狂人日记》,这些带着油墨香的文字,把”打倒孔家店”“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种进了学生的心里。

1918年4月,傅斯年、罗家伦等北大学生成立”新潮社”,专门办《新潮》杂志。他们在发刊词里写道:“我们青年是社会的新细胞,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批评的态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种主动发声的意识,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社会变革的参与者。

1.3现实刺激:从”二十一条”到巴黎和会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时,上海、北京的学生就曾组织过罢课抗议。当时的学生举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标语游行,但因缺乏组织和后续行动,最终不了了之。这种无力感反而成了最好的”预演”——学生们开始意识到,单靠热血不够,必须有更紧密的组织、更明确的目标。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的消息传来,学生们每天挤在报馆前看号外。当4月30日确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日本时,北大学生许德珩在日记里写:“整宿睡不着,眼泪把枕头都浸湿了。”这种从希望到绝望的剧烈落差,终于让积蓄多年的怒火找到了喷发口。

二、五月狂飙:学生运动的具体实践

1919年5月4日,注定要被永远铭记。这一天,北京13所高校的3000余名学生,用一场震惊中外的游行,拉开了五四运动的大幕。

2.15月4日:从集会到”火烧赵家楼”

当天下午1点,学生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当场咬破中指,在白绢上血书”还我青岛”,这个画面被《晨报》记者拍下,后来传遍全国。他们举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的标语,喊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口号,队伍最前面的北大旗杆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挽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曹汝霖、章宗祥)。

游行队伍原计划去东交民巷使馆区递交请愿书,但被外国巡捕阻拦。愤怒的学生转向赵家楼——曹汝霖的宅邸。当看到曹宅大门紧闭,北高师学生匡互生第一个翻墙而入,打开了大门。混乱中,不知是谁点燃了屋内的易燃物,火势迅速蔓延。这把火,烧的不仅是曹宅,更是旧中国的屈辱与妥协。

2.2全国响应:从罢课到”三罢”联动

北京学生被捕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学生迅速响应。5月5日,上海复旦、南洋等校学生罢课;5月7日,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学生集会纪念”国耻日”;到6月初,罢课范围扩大到20余省100多个城市。学生们的行动方式也越来越多样:

街头演讲:上海学生组成”救国十人团”,在城隍庙、大世界等热闹场所演讲,“讲到痛处,学生和听众一起哭”;

抵制日货:天津学生成立”检查日货委员会”,在码头蹲守,查到日货就当众焚烧,甚至有学生把自己的日本产钢笔扔进黄浦江;

创办刊物:北京《五七日刊》、上海《学生救国报》、长沙《湘江评论》

文档评论(0)

level来福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计算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持证人

好好学习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5日上传了二级计算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