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_T491-2016_蔬菜废弃物源头处理技术规程_武汉市 .docxVIP

DB4201_T491-2016_蔬菜废弃物源头处理技术规程_武汉市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99

B09

DB4201

武 汉 市 地 方 标 准

DB4201/T491-2016

蔬菜废弃物源头处理技术规程

DB4201/T491-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唐娟、张俊峰、万勇、庞雄斌、牟薇、刘海、郭翔。本标准首次发布。

DB4201/T491-2016

蔬菜废弃物源头处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蔬菜废弃物源头处理技术中术语定义、处理原则、场址选择、前期准备、发酵工艺选择、好氧堆肥工艺、厌氧消化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武汉地区蔬菜生产园区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GB/T4750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NY525有机肥料

NY/T90农村户用沼气发酵工艺规程

DB4201/T491-2016

3.4

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是各种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被各类专性厌氧菌群和兼性厌氧菌群分解转化,最终产生沼气能源和沼液沼渣有机肥的过程。

4 处理原则

4.1 蔬菜生产园区应采用先进适宜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措施,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

4.2 蔬菜废弃物采用好氧堆肥或厌氧发酵处理,处理场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副产物应经过处理符合无害化要求或有关标准后才能用于蔬菜生产园区。

5 场址选择

5.1 发酵场址有较好的地质,地形平坦,并经硬化处理,具备水、电、动力等基础条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符合国家有关防尘、防爆、防火的规定,还应与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物品的场所、居民生活区、及其他公共建筑保持大于50m的距离。

5.2 对于好氧堆肥场地应建设在蔬菜园区附近空地,原料储存和发酵设施应经防渗漏、防雨淋、防暴晒和防臭处理。

5.3 对于小型厌氧消化沼气池应建设在设施大棚入口端,对于大中型厌氧消化沼气池放置于园区附近。

DB4201/T491-2016

8.1 接种

好氧堆肥接种剂为能有效分解物料中的木质纤维素和表面蜡质的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的选用应符合GB20287的要求。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量约为发酵物料的1‰~4‰(干重比),在原材料混合时通过机械或者人工方式均匀加入。

8.2 好氧堆肥技术

8.2.1 蔬菜废弃物不宜进行单独发酵,其含水率较高(一般在90%左右),作为主要原料进行好氧堆肥时,应添加干秸秆调节初始含水率为70%左右,以手握成团有水滴似要滴下,松开不散为标准,并添加膨松物质增加孔隙度,一般不需调节初始物料pH值(约在6~8的范围内),碳氮比调节至30左右的适宜条件。

8.2.2 堆料混合均匀后,运至发酵场所,发酵场所底部和堆料顶部分别铺设一层10cm~20cm厚的干秸秆作为垫层和覆盖层,可以吸收发酵过程中沉积的过量渗滤液,并防止水分从堆料顶部散失。

8.2.3 堆肥开始后,开启强制通风系统,静态堆肥通风量的设置值应符合每立方米堆肥0.05m3/min~0.20m3/min的标准取值,同时还应兼顾堆料温度,使堆温尽可能长时间的维持在50℃~70℃的范围内。

8.2.4 一般堆肥3d内温度即可上升至50℃以上的高温阶段,在50℃以上高温发酵维持3d~6d时,应进行1次人工或机械翻堆。翻堆要尽量均匀,将原来位于外面的物料混入中间,能够有效消除温度梯度带来的发酵不均匀。翻堆24h后物料会再次进入50℃以上的高温期。整个发酵过程应翻堆2次以上。

8.2.5 发酵阶段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5%~70%之间,在每次翻堆均匀后应用五点法测试,若含水率

DB4201/T491-2016

9.1 接种

厌氧消化采用的接种物一般为正常产气沼气池中的厌氧发酵残余物,以加速沼气发酵启动速度,接种比例一般为质量比20%~30%,具体参照NY/T90的要求。

9.2 厌氧消化技术

9.2.1 启动

将牛粪或猪粪作为厌氧消化启动原料,投入沼气池,对于初次运行的沼气池,为避免启动阶段酸化现象,宜于进行低浓度启动(有机固体浓度在5%左右),加水调节固体浓度,水温不能太低,应在10℃以上。粪便的C/N比一般为25~30,故不需调节C/N,大约2天~3天就能产生沼气。

9.2.2 运行

待发酵稳定后逐步增加进料负荷,经粉碎预处理后的蔬菜废弃物作为添加料分阶段连续投入沼气池中,使得系统在冲击负荷下反应稳定,耐受力增强,产气量持续增长。发酵过

文档评论(0)

w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学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