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02_T031-2023_盘江牛种牛选配技术规范_六盘水市 .docxVIP

DB5202_T031-2023_盘江牛种牛选配技术规范_六盘水市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B43 DB5202六盘水市 地 方 标 准

DB5202/T031—2023

盘江牛种牛选配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ofPanjiangcattleselectionandassortativematingtechnology

DB5202/T031—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盘州市畜牧兽医学会提出。

本文件由盘州市畜牧兽医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盘州市畜牧兽医学会、盘州市农业农村局、盘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盘州市检验

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茂学、胡鹏飞、王俊、瞿正文、王琦、张宥著、鲁文普、陈文贵、夏英、李

俊、王柱、赵昌禹、彭华、李仲佰、管应吉、邓杰、姚梦嫦、郭汉香、黄莉萍、邓文彪、牟锦繁、王田桂。

DB5202/T031—2023

盘江牛种牛选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盘江牛种牛的术语与定义、盘江牛体型外貌、选种、选配前准备、选配和选配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六盘水市辖区内常年设计存栏牛50头以上的盘江牛养殖场种牛选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DB5202/T031—2023

根据品质相似与否或两者间有亲缘关系远近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公母牛进行交配,使其产生基因优良的后代。

3.6

选种 seedselection

对种用盘江牛进行体型外貌、体尺及体重测定、后裔测定后,做出综合等级评定,选出优秀个体留作种用的过程。

3.7

异质选配 heterogeneousmating

选择在外形、生产性能或其它经济性状上不同的优秀公、母牛交配,其目的是结合交配双方的不同优点,获得兼有双亲优良品质的后代。

4 盘江牛体型外貌

4.1 外貌

毛细软,以黄色为主,眼圈、唇周围、下腹及四肢内侧毛色一般较淡;头中等大小、额平或微凹、鼻镜宽、口方平齐;角呈圆锥形、角形多样、角长7~13cm;前躯略大于后躯,胸较深而略窄,臀部倾斜,背腰平直;公牛肩峰高于背线约7~15㎝、母牛肩峰高于背线2~3㎝;垂皮较发达,自下颌延至前

DB5202/T031—2023

按表2对盘江牛育成种牛进行评分,并按表3评出体型外貌感官等级。

表2 盘江牛种牛体型外貌感官评分表

单位:分

公牛 母牛项目 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满分 得分

外部特征

体型结构

鬐甲

背腰

盘江牛品种特征明显,毛黄色、褐色或黑色,皮簿富有弹性,毛细光亮,公牛雄性特征明显,母牛俊秀。

体型紧凑,肌肉丰满,结构匀称、发育良好,体质结实,体躯呈长方形,头型良好,额宽口方,眼大有神。

头中等大小,额宽平,鼻镜宽大,口方平齐。

公牛颈粗壮,母牛颈长适中。

鬐甲较宽,肩峰发达。

胸深胸宽适中。

背腰平直,宽广适中,结构良好。

15 15

15 15

4 4

4 4

4 4

10 10

10 10

DB5202/T031—2023

体尺可按照下列方法分别进行测量:

——体高用卡尺测量牛口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体斜长用皮尺测量牛肩关节前缘到坐骨结节后缘的体表距离;——胸围用皮尺测量牛前肢肘关节后缘体躯周围;

——管围用皮尺测量牛左前肢管骨最细处的周围。

5.2.2.2 体尺等级评定

测量出育成种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后,按表4对牛体尺等级进行定评。

表4 盘江牛体尺等级对照表

性别 公牛(cm) 母牛(cm)

月龄

等级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一级 ≥100 ≥120 ≥14518

二级 ≥95 ≥110 ≥130

一级 ≥110 ≥125 ≥15024

二级 ≥105 ≥120 ≥140

管围 体高

≥15 ≥100

≥12 ≥95

≥20 ≥105

≥15 ≥100

体斜长 胸围 管围

≥115 ≥140 ≥14

≥100 ≥130 ≥11

≥120 ≥145 ≥15

≥115 ≥140 ≥14

5.2.3 体重鉴定

早晨空腹称重,按表5评定出体重等级。

DB5202/T031—2023

种公牛种母牛选定后,佩戴种牛耳标。

6.2 建立档案

种公牛种母牛选定后,建立系谱档案,记录内容包括耳标号、祖代号、父母代耳号、出生年月、体型外貌主要特征、体重、建立档案日期等。

7 选配

7.1 目标

生产出优良的下一代个体,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性能。

7.2 流程

整理牛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ZF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