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5年8月第24卷第8期ChinJInfectControlVol24No8Aug2025·1171·
DOI:10.12138/j.issn.1671-9638.标准·规范·指南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Diagnosisandtreatmentschemeforchikungunyafever(2025Edition)
[关键词]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病毒;流行病学;诊疗方案
[keywords]Chikungunyafever;Chikungunyavirus;epidemi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scheme
[中图分类号]R183R511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我国伊蚊分布广泛,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疫情。为进一步规范基孔肯雅热临床诊疗工作,在2008年发布的《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
基孔肯雅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为60~70nm,只有1个血清型。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11.8kb,内含单一可读框依次编码4种非结构蛋白和5种结构蛋白。根据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分为3个基因型,分别为西非型、东-中-南非型和亚洲型,其中东-中-南非型病毒突变形成的印度洋分支(IOL)病毒株,更易于经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基孔肯雅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不耐酸,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酚类、碘伏和季铵盐化合物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d内具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可发生母婴传播。罕见情况下可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
持久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发现基孔肯雅病毒,最初在非洲流行,之后不断扩散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岛屿及美洲地区。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我国白纹伊蚊分布范围广泛,适合病毒快速传播的蚊媒活跃期长,存在“输入性病例-本地传播流行”模式。2010—2019年,我国发生4起基孔肯雅热境外输入继发本地病例,其中2010年广东东莞、2019年云南瑞丽发生聚集性疫情。2025年7月,广东佛山发生境外输入继发聚集性疫情。
三、发病机制
基孔肯雅病毒经伊蚊叮咬侵入人体数日内形成病毒血症,发病后3d内是高病毒血症期,随后病毒载量下降,常于病后5~7d消失。病毒通过其包膜上的E1、E2蛋白与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复制。病毒可直接侵入关节,在关节内复制,也可直接感染人成骨细胞、滑膜、腱鞘、肌肉中的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导致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白细胞募集、凝血因子与补体相关蛋白失调,造成成骨细胞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docx
- 多种油脂肪乳注射液在新生儿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docx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不敏感的耐药机制研究.docx
- 儿童B群链球菌耐药性分析及血清型分布.docx
- 儿童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学分型.docx
- 儿童外阴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病原菌及耐药特征.docx
- 儿童重症百日咳55例临床分析.docx
- 耳念珠菌基因组学研究综述.docx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23年版).docx
- 泛连接蛋白1在感染中的研究进展.docx
- 基于ARIMA模型的天津地区单中心HPV感染趋势及基因型特征.docx
- 基于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不同炎症状态下血清维生素的变化特点.docx
- 基于DRG分组肿瘤相关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资源消耗分析.docx
- 基于DRG付费管理的骨创伤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直接经济负担评价.docx
- 基于DRG付费管理的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负担评价.docx
- 基于FMEA管理模式的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docx
- 基于GBDT模型的医院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预测.docx
- 基于KANO模型探讨_四维一体_教学模式在《医院感染控制学》本科必修教育培养中的应用.docx
- 基于病例报告的儿童解没食子酸链球菌感染系统评价.docx
- 基于传播动力学模型的超大型城市新发突发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应对策略研究.docx
最近下载
- 《应用文写作》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路灯维修工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docx VIP
- TDZJN 80-2022 数据中心用锂离子电池设备产品技术标准.docx
- 2025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pdf VIP
- 唱天瑶 课件接力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共1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数字化驱动下的智慧家庭医生服务报告.pdf VIP
- [工程科技]MODFLOW用户手册中文版.doc
-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综合检测试卷 附解析.pdf VIP
- 矿山排水工培训课件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