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DRG支付下常见的诊断错误和举例
??
DRG付费的核心原则是“正确分组、资源匹配”。任何导致分组错误、高编或低编诊断,从而造成医保基金不当支付的行为,都属于违规。这些行为可能是无意的(如编码知识不足),也可能是有意的(如欺诈骗保)。
一、主要诊断错误
主要诊断选择错误(最常见且影响最大)
主要诊断(PrincipalDiagnosis)指经医疗机构诊治确定的导致患者本次住院就医主要原因的疾病(或健康状况)。主要诊断选择的一般原则是消耗医疗资源最多、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影响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
1、将症状或体征作为主要诊断:如患者因“腹痛”入院,经检查最终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错误操作:出院主要诊断仍写“腹痛”(R10.0)。后果:“腹痛”是症状,不是最终病因。将其作为主要诊断违反了“优先选择疾病而不是症状”的编码规则,会导致进入操作组(如MDC-Q)而不是疾病组(如MDC-G),造成分组错误和支付偏差。
2、将伴随情况作为主要诊断:?如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伴有“2型糖尿病”。糖尿病是长期存在的伴随症,治疗核心是心梗。错误操作:将“2型糖尿病”作为主要诊断。后果:导致DRG入组错误,进入权重更低的组,从而获得较少医保支付(如果是无意,则是知识错误;如果故意,可能是为了降低医院CMI值或规避高风险病种)。
3、将并发症作为主要诊断:如患者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治疗过程中因操作不慎发生“输液反应”。错误操作:将“输液反应”作为主要诊断。后果:根据规则,只有当住院治疗完全为了处理该并发症时,并发症才能作为主要诊断。此例中,治疗主要目的仍是肺炎,因此主要诊断应为肺炎。错误选择会掩盖真实医疗资源消耗。
4、多疾病入院,随意填主诊断:如患者因“重型颅脑损伤”和“股骨骨折”同时入院。按诊断规则:当多个严重疾病或损伤同时存在时,需遵循“致命性”和“医疗资源消耗”最多原则。通常颅脑损伤更严重。错误操作:将“股骨骨折”作为主要诊断。后果:进入骨科DRG组,而非神经外科DRG组,权重和支付金额差异巨大。
5、诊断高编(Upcoding):?如患者患有普通“支气管肺炎”(J18.0)。错误操作:编码为更严重的“重症肺炎”(J18.2)或“脓毒性休克”(并发于肺炎,但患者并未达到此严重程度)。后果:故意高编可以使DRG进入权重更高、医保支付更多的组,属于典型的骗保行为。这是医保稽查的重点。
6、诊断低编(Downcoding):?如患者实际患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I21.0)。错误操作:编码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20.0)或“冠心病”。后果:降低医院的病例组合指数(CMI),数据“看起来”更漂亮。这会导致医保基金支付不足,损害医院利益。
7、诊断与诊疗行为明显不符:主要诊断是“急性胃炎”(K29.0),但病历中却记录了连续多日使用高级别抗生素(如万古霉素)、进行了多次ICU监护、使用了大量白蛋白等。问题:急性胃炎的常规治疗与所消耗的资源严重不匹配。后果:医保稽查会高度怀疑其诊断的真实性,可能推断其隐藏了更严重的诊断(如脓毒症、术后感染等),或者存在分解住院、挂床住院等违规行为。
二、其它诊断错误
次要诊断,主要就是指那些能作为并发症与合并症(CC)或主要并发症与合并症(MCC)的诊断。这些次要诊断之所以“有影响”,是因为它们会显著增加本次住院的医疗资源消耗(如延长住院天数、增加检查、使用更昂贵的药物或进行更复杂的操作),从而改变DRG分组,导致最终的医保支付额发生变化。
?1、漏填有临床意义的其他诊断:?如手术患者有“中度贫血”,术中因此输了血,增加了医疗资源消耗。错误操作:病案首页中漏填“中度贫血”(D64.9)。后果:导致该病例无法被识别为带有CC(并发症与合并症),从而进入基础DRG组,获得较低支付。
2、填写对本次住院无影响的陈旧性诊断:如患者20年前做过“阑尾切除术”,本次因“白内障”入院手术,阑尾切除术史对本次治疗毫无影响。错误操作:将“阑尾切除术后状态”(Z90.8)作为其他诊断填入首页。后果:如果该编码被系统错误地识别为CC,可能会不正当地提升DRG组别,获得更多支付。属于“刷单式”高编。
重要提示
医疗必要性是核心:次要诊断必须在本次住院期间被临床医生诊断、记录并进行了治疗(哪怕只是药物调整或监测)。不能是既往已治愈的或未做任何处理的情况。
编码准确性是关键:临床医生需在病历中详细记录这些次要诊断的病情、治疗和影响,编码员需准确提取并编码。
总之,对主诊断有影响的次要诊断,本质上是那些“让本次住院变得更贵、更久、更复杂”的疾病或情况。?
三、常见的合并诊断错误
合并诊断是指在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当两个疾病或一个疾病伴有相关的并发症、临床表现等有合并编码时,要选择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