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口腔技术操作规范
牙体预备操作规范
窝洞预备
1.器械选择:根据龋坏的部位、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牙钻。一般前牙使用小球钻或倒锥钻,后牙使用裂钻或球钻。高速涡轮机应配备合适的车针,低速手机可用于精细修整。同时准备好挖匙,用于去除腐质。
2.去腐质:使用牙钻从龋洞边缘开始,逐步去除变色、软化的牙本质。操作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切割健康牙体组织。去腐过程中,要保持钻针的冷却,防止产热对牙髓造成损伤。对于深部近髓的腐质,可使用挖匙小心去除,以减少对牙髓的刺激。
3.洞形制备:制备成具有一定抗力形和固位形的窝洞。抗力形要求窝洞的深度适中,一般在牙本质内0.5-2mm,洞底平,侧壁直,点、线角圆钝。固位形可通过制备鸠尾、倒凹等方式获得。鸠尾的大小和形状应根据牙体的解剖形态和龋洞的位置合理设计,其峡部宽度一般为颌面宽度的1/3-1/2。倒凹一般深度为0.2mm,应位于釉牙本质界内。
4.洞缘修整:使用细裂钻或砂纸圈对洞缘进行修整,使洞缘处的釉质壁形成45°的短斜面,以增加充填材料与牙体组织的粘结面积和封闭性。
全冠预备
1.牙体切割量:不同类型的全冠对牙体的切割量要求不同。铸造金属全冠颌面一般需磨除0.5-1.0mm,轴面磨除0.5-0.8mm;烤瓷熔附金属全冠颌面磨除1.0-1.5mm,轴面磨除1.0mm左右;全瓷冠颌面和轴面磨除量一般在1.0-2.0mm。
2.颌面预备:使用柱状或锥状车针,从颌面中央开始,向四周均匀磨除,保持颌面形态与对颌牙有良好的咬合关系。磨除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出现陡坡或尖锐的边缘,避免应力集中。
3.轴面预备:使用柱状车针,沿牙冠轴面平行方向进行磨除,各轴面应相互平行或向切端(颌面)聚合2°-5°。轴面预备应从龈缘开始,逐渐向切端(颌面)进行,注意保护牙龈组织。
4.肩台制备:肩台的宽度和形态根据全冠的类型而定。铸造金属全冠肩台宽度一般为0.5-0.8mm,可为浅凹形或羽状;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唇颊侧肩台宽度为1.0mm左右,多为直角或135°凹面;全瓷冠肩台宽度为1.0-1.5mm,一般为直角肩台。肩台制备应连续、光滑,无粗糙面或台阶。
5.颈部预备:颈部预备应与肩台连续,边缘应光滑圆钝。可使用专用的颈部车针对颈部进行精细修整,确保颈部与肩台过渡自然。
桩核预备
1.根管预备:使用根管钻从根管口开始,逐步向根尖方向预备。根管预备的长度一般为根长的2/3-3/4,直径为根管直径的1/3左右。预备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根管的原有形态,避免侧穿或台阶形成。
2.桩道预备:选择合适的桩核系统,使用配套的桩道预备钻按照根管预备的长度和直径进行桩道预备。桩道的深度和直径应与所选的桩核相匹配,桩道壁应光滑、平行。
3.牙体剩余组织预备:去除龋坏组织和薄壁弱尖,对剩余牙体组织进行适当的修整,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如制备鸠尾、倒凹等。
印模制取操作规范
藻酸盐印模材料制取印模
1.材料调配: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将藻酸盐印模粉与水按一定比例放入橡皮碗中,用调拌刀迅速搅拌。调拌时间一般为30-60秒,调拌速度要均匀适中,避免产生气泡。
2.托盘选择:根据患者的牙弓形态、大小和印模范围选择合适的托盘。托盘应与牙弓大小、形态相匹配,托盘边缘应离开黏膜皱襞约2mm,不妨碍唇、颊、舌的运动。
3.印模制取:将调配好的藻酸盐印模材料放入托盘内,先将少量材料放入患者口中,让患者做适当的咀嚼运动,以获取咬合关系。然后将托盘迅速放入患者口中,使其就位,保持托盘稳定,待印模材料凝固。凝固时间一般为2-5分钟。
4.印模取出:印模材料凝固后,用手指轻拉托盘边缘,使印模与组织分离,然后小心地将印模从患者口中取出。取出印模时要注意避免印模变形,如遇有倒凹区,可适当进行缓冲。
5.印模检查与保存:取出印模后,检查印模是否完整、清晰,有无气泡、缺损等。如有问题应及时重新制取。印模制取后应尽快灌注模型,如需暂时保存,可将印模放入保湿袋中,防止印模失水变形。
硅橡胶印模材料制取印模
1.材料调配:硅橡胶印模材料一般为双组分,将A组分和B组分按一定比例挤出到混合管中,使用混胶枪将两组分充分混合。混合时间和比例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2.托盘选择与处理:选择合适的托盘,并在托盘表面均匀涂布一层专用的托盘粘结剂,待粘结剂干燥后备用。
3.印模制取:
-一步法:将混合好的硅橡胶印模材料直接放入托盘内,然后将托盘放入患者口中,使其就位,保持托盘稳定,待材料凝固。
-两步法:先使用流动性较好的硅橡胶印模材料制取初印模,待初印模凝固后,在初印模表面涂布一层薄薄的流动性硅橡胶材料,再将盛有较稠硅橡胶材料的托盘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