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襄阳鱼梁洲简介
襄阳的鱼梁洲素有“汉江明珠”之美誉,她三面环水、区位得天独厚,水质优良,四周的静态水面达30多平方公里,是汉江中的第一大岛。这种天然条件世界罕见,鱼梁洲完全具备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度假胜地的潜质。把其建成“生态良好、洲水和谐、天人合一、独具特色、享誉世界”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实现“五洲构想”:“生态之洲、文化之洲、运动之洲、休闲之洲、浪漫之洲”。鱼梁洲将打造成生态良好、洲水和谐、天人合一、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岛。
地理环境
鱼梁洲南北长10.65KM,东西宽5.30KM,洲体面积26.50KM2(吴淞系:61.5M水面时),2009年4月间崔家营蓄水后,洲岛面积从原先的26.50KM2减少到13KM2。洲地面最高点高程为69.60M,位于64.0M以上的面积为13.25KM2。按规划要求以路代堤,64米以上面积可达20平方公里。整个沙洲呈现海棠叶形,长6公里,宽2.5—5公里,面积大约为20平方公里,是汉江与唐白河泥沙共同淤积而形成的江心沙洲。洲上土地肥沃,主产小麦与芝麻。
在汉代以前,襄阳城东门外统称鱼梁洲,是一块三面环水,一面依山的半岛,至唐时,现在的鱼梁洲在枯水期仍与今天的鱼梁坪相连,因此,襄阳港口、码头一直设在樊城至张湾、东津一线。1958年因修汉丹铁路,在鱼梁坪与鱼梁洲间低洼区域大量采挖卵石,形成低“槽”,加之樊城迎旭门码头加固和延伸,江水期沿槽走水,形成河道“自然取直”,主流改道,使鱼梁洲与鱼梁坪断然分离,成为汉江中大形洲岛。
由于河道自然取直,原沿樊城、张湾及东津间的主航道泥沙淤积,变成支流。鱼梁洲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8℃,全年气温大于10℃的日数为231.7天;无霜期为226.5天;一年中7月份最热,月均气温为27.9℃左右,元月份最冷,月均气温2.6℃左右;全年日最高气温≥37.0℃的日数仅为6日。年均降水量为870毫米左右,≥5.0毫米的降水量日数为44天,≥50毫米的降水日数为年平均2日。由于鱼梁洲四面环水,地面平坦,气温变化具有海洋性气候性。鱼梁洲土质为砂卵石和淤泥土相叠压而成,基岩上部为泥灰岩,经迎旭门旅游桥桥址钻探表明,基岩层基本上无溶没发育。
历史沿革
据《襄阳府志》载:“鱼梁、亦槎头,在岘津上水落时洲人摄竹木为梁,以捕鱼”。故取鱼梁洲之名,此洲历经变迁,曾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鱼梁洲、月洲、孤屿(局部)、玉娘洲、大河洲、无粮洲、大沙洲、无浪洲等。1981年,经地名标准化处理,才恢复其原名。据《水经注·沔水》载:“沔水(汉水)中有鱼梁洲,为庞德公所居”。《襄阳县志》曾记载东汉时,荆州牧刘表在襄阳城东二十里(即鱼梁洲)建高台以养鹰,名曰:“呼鹰台”,又曰:“景升台”,喂养猎鹰,供其打猎、逍遥。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不但在鱼梁洲上“踏雪寻梅乐逍遥”,还在其诗《夜归鹿门山歌》中描述了“鱼梁渡头争渡喧”的景象。在《与诸子登岘山》中感慨道:“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在《登江中孤屿赠白去先生王迥》中触景生情,通过描写鱼梁洲美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罹的情意。唐代另一位诗人皇甫冉在《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中亦赞叹鱼梁洲(月洲)是“汉之广兮中有洲,洲如月兮水环流”的得天独厚地理环境。著名诗人、文学家张九龄、王维、王昌龄、皮日休等足迹遍及鱼梁洲。宋咸淳四年,忽必烈派兵攻打襄阳,知道襄阳易守难攻,就围而不攻,控制水陆交通,断粮草,阻援兵。六至八年,在樊城迎旭门外汉水中鱼梁洲上筑实心台,训水军7万,造战船5000艘,与元军鏖战争雄五年之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