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_T1082-2018_堇叶紫金牛组赔繁育技术规程_杭州市 .docxVIP

DB3301_T1082-2018_堇叶紫金牛组赔繁育技术规程_杭州市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B05 DB3301浙江省杭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1/T1082—2018

堇叶紫金牛组培繁育技术规程

DB3301/T108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林木种苗管理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浩、孙英坤、胡亚芬、高凯、陈林敬、魏建芬、樊靖、姚涛、邱影、崔晓燕、

王霁、李红霞。

DB3301/T1082—2018

堇叶紫金牛组培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堇叶紫金牛(Ardisiaviolacea)组培快繁过程中的外植体制备、组织培养、炼苗、上盆、容器苗管理、苗木出圃、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范围内堇叶紫金牛的组培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306-2013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DB33/T179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3 母株选择

DB3301/T1082—2018

5 组培扩繁

5.1 培养基制备

5.1.1 培养基制备方法

参照NY/T2306-2013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5.1.2 培养基配方

参照附录A。

5.2 初代培养

5.2.1 将外植体茎段切成长度约2cm的小段,并带有1个休眠腋芽。

5.2.2 用无菌刀片切除小段下端(芽向上)褐化部分,迅速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

5.2.3 培养条件:温度25±2℃、光照时间10h/d、光照强度1500Lx~2000Lx,相对湿度60%~65%。

5.3 增殖培养

5.3.1 将新发的侧芽嫩茎切下,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

5.3.2 培养条件:温度25±2℃,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2000Lx~2500Lx,相对湿度为60%~65%。5.3.3 培养约40d后分化产生大量侧芽和不定芽丛。

5.4 壮苗培养

DB3301/T1082—2018

7.1 基质准备

7.1.1 配方

选用粒径2cm~3cm的松鳞作为炼苗基质。基质应理化性能稳定、不带病菌、虫卵、杂草等。

7.1.2 分装

将炼苗基质分装到42cm×42cm×5cm方盘,摆放至苗床上,基质表面与方盘上边缘齐平为宜。

7.1.3 消毒

移栽前7d使用0.2%高锰酸钾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液宜浸透基质底部,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

7.2 移栽

7.2.1 轻轻取出生根苗,用清水洗净根部培养基后,以3株~4株为一丛植入炼苗基质中,深度以基质刚覆盖根系为宜,密度以4cm×4cm为宜。

7.2.2 生根苗植入方盘后浇透水,均匀喷洒0.3%多菌灵溶液,用封闭小拱棚覆盖约30d。小拱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8℃~33℃、相对湿度约80%。覆盖期间可适当打开小拱棚两端通风以调节温度、相对湿度;7.2.3 待小苗长出新的须状根并恢复正常生长后,打开小拱棚两端通风7d~14d,然后完全打开小拱棚培养6个月以上。通风期间应及时观测基质水分变化,适时补水以保持基质湿润。

8 上盆

DB3301/T1082—2018

9.3 病虫害防治

上盆1个月后,喷施0.1%~0.3%除蜗灵或预防蜗牛危害,并喷施0.1%~0.15%多菌灵溶液预防病害。

10 苗木出圃

10.1 出圃质量要求

无病虫害;1年~2年生容器苗XXX,2年~3年生容器苗XXX。叶背暗紫色、叶脉清晰;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

10.2 容器苗出圃

按DB33/T179执行。

10.3 苗木检疫

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进行检疫。

10.4 包装与运输

按DB33/T179执行。

11 档案管理

ADB3301/T1082—2018A

A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堇叶紫金牛常用培养基配方

A.1 堇叶紫金牛常用培养基配方

表A.1 堇叶紫金牛常用培养基配方

基本培养基

初代培养基 MS增殖培养基 MS壮苗培养基 MS

生根培养基 1/2MS

氯吡苯脲(CPPU)mg/L0.15~0.300.50~0.800.10~0.15

萘乙酸(NAA)mg/L0.10~0.200.10~0.20—

0.50~0.80

吲哚丁酸(IBA)mg/L———

0.50~0.80

蔗糖 卡拉胶 活性炭(AC)g/L

文档评论(0)

LYM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