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_T1095-2018_小林黄姜栽培技术规程_杭州市 .docxVIP

DB3301_T1095-2018_小林黄姜栽培技术规程_杭州市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B31 DB3301浙江省杭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1/T1095—2018

小林黄姜栽培技术规程

DB3301/T1095—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余杭区运河街道博溪家庭农场、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庞法松、徐建荣、任国华、朱徐燕、黄锡志、朱建杰、徐攀峰、刘正富。

DB3301/T1095—2018

小林黄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林黄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本标准适用于小林黄姜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1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5226-2004无公害食品生姜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DB3301/T1095—2018

5 栽培管理

5.1 大田准备

5.1.1 整地

播种前进行翻耕,深25cm以上,做成连沟宽80cm~100cm的高畦,四周建不少于30cm深的排水沟。

5.1.2 施基肥

应符合NY/T496规定。每667m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kg~3000kg或商品有机肥300kg~500kg,复合肥(15-15-15)15kg做基肥,整地后畦中间开沟条施。

5.2 姜种准备

5.2.1 选种

在播种前25d~30d,选肥大丰满、皮色黄亮、肉质新鲜、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的健康姜块作种姜。

5.2.2 催芽

5.2.2.1 上炕催芽

种姜放在覆土5cm的炕内,放4层~5层,中间用稻草隔离,顶层先盖姜草秸秆,再覆盖稻草,采用

DB3301/T1095—2018

5.4.1 灌水

姜苗70%出土后视情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夏季2d~3d灌溉一次,以早晚为宜;立秋前后,4d~5d灌溉一次,沟灌浅水。有条件的基地可采用滴灌技术。注意雨后及时排水。

5.4.2 追肥

6月上中旬追施提苗肥,每667m2施用尿素20kg~25kg;7月上中旬追施分枝肥,每667m2施用施用碳铵25kg;8月中旬追施秋肥,每667m2施用复合肥(15-15-15)30kg~40kg。

5.4.3 培土

7月份根据生姜生长情况进行培土2次~3次,宜与追肥结合进行,确保生姜不露出土面。

5.4.4 遮荫

5.4.4.1 遮荫材料

使用透光率50%的遮阳网。

5.4.4.2 遮荫高度

在生姜种植前,搭建简易大拱棚,中间最高处2m,两侧1.8m。打木桩或水泥桩,高1.8m。

5.4.4.3 遮荫时间

DB3301/T1095—2018

对甜菜夜蛾、姜螟(玉米螟)释放赤眼蜂。将赤眼蜂蜂卡间隔8米悬挂在竹竿或稻叶上,在成虫产卵期或初盛期每亩次释放10000头,每3天放一次,,连续释放2次~3次。

6.5 化学防治

6.5.1 病害防治

姜瘟病用46%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1500倍喷淋灌根预防,也可用20%噻森铜500倍~600倍灌根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以上药液进行土壤处理,并用石灰打点做标,待生姜收获后,将此

处土壤深埋。炭疽病用32%苯甲·

叶斑病用60%唑醚·

嘧菌酯500倍~750倍喷雾防治。

代森联300倍~500倍喷雾防治。

6.5.2 虫害防治

要及时搞好虫情观测,在大发生前搞好药剂防治。姜螟用5%氯虫苯甲酰胺1500倍液或2.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3000倍液喷雾防治;小地老虎幼虫用0.2%联苯菊酯颗粒剂5kg拌土在近根际条施或点施防治或2.5%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叶面喷杀。甜菜夜蛾用14%氯虫·高氯氟1500倍~2000倍液喷雾防治。

7 采收

7.1 偷娘姜

DB3301/T1095—2018

9 小林黄姜栽培技术模式图

参见本标准附录。

DB3301/T1095—2018A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上 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 下

生长期管理

1

DB3301/T1095—2018

播种前翻耕25cm深,做成连沟宽 上炕催芽:种

文档评论(0)

LYM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