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各类题型答题模式全汇总.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各类题型答题模式全汇总古诗鉴赏

设问角度---意象赏析

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0102设问示例:

01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02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03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答题步骤:

答题范式: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考题直击:鹧鸪天[宋]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诗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①辛弃疾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②烟冷。大都一点宫黄③,人间直恁④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注]①木樨:桂花。②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③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④直恁:竟然如此。这首词的首句有什么作用?(3分)照应题目,点出“回忆”(1分);写出少年的豪爽旷达(1分);由此引出对吴江桂花的回忆(铺垫)(1分)。

设问角度---意境品味

解说相关诗句,抓住主要意象;01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02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03答题步骤:

0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02表现了诗人…的感情。答题范式:

考题直击: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运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乡愁。

设问角度---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0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02设问示例:

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什么。答题步骤:

答题范式: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考题直击咏怀古迹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问: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

秋怀欧阳修节物①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②。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诗人秋怀“黯然”的原因具体有哪些?试作分析(4分)01答案:感叹国事心情悲伤;(1分)身居高位无所作为心怀羞愧;(1分)想归隐田园却一时难以实现心中无奈。(2分)02

设问角度---修辞手法

A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B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设问示例:

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3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1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2答题步骤:

答题模式: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深情。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考题直击:

设问角度---描写手法

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01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02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03设问示例:

先分析描写的方法(多种感官、动静、虚实、顺序(上下、远近、高低等)、色彩组合、修辞);01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02再作用分析03答题步骤:

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01010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02答题模式:

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写活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写尽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