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考点整合与训练(含答案).docxVIP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考点整合与训练(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考点整合与训练

核心考点一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制度名称

时期

概况

世袭制

夏朝

禹建立夏朝,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分封制

西周

西周时确立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

县制

战国时期的秦国

商鞅变法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为以后地方管理模式的创建打下了基础

针对训练

1.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这些职位也不再世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对地方控制B.削弱周王室势力

C.拓展周王朝疆域D.促进诸侯间交流

2.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地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展。”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兴盛于西周武王时期B.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C.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核心考点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与思想

学派

人物

主要思想

借鉴或启示

儒家

孔子

思想核心是“仁”,提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注意因材施教;提倡温故而知新;主张有教无类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构建和谐社会

道家

老子

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无为而治”;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积极地面对和看待问题

庄子

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构建和谐社会,反对侵略战争,勤俭治国

法家

韩非

主张以法治国,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积极改革,勇于创新

针对训练

1.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这些职位也不再世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对地方控制B.削弱周王室势力

C.拓展周王朝疆域D.促进诸侯间交流

2.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地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展。”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兴盛于西周武王时期B.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C.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D.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提优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

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2.“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一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早期国家的建立B.暴政导致亡国的教训

C.礼乐制度的瓦解D.战争导致的消极影响

3.“西周时期,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制度,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等。”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的青铜冶炼业很发达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4.“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5.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周王室的衰微B.诸侯和平共处

C.人民灾难加重D.国家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6.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内容最合理的是()

A.周平王迁都洛邑B.社会生产力发展

C.楚庄王称霸中原D.战国七雄

7.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这段材料说明了()

A.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B.商鞅变法加强了对人民的有效管理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6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