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虚拟数字人拟人化特征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李子**
摘要活跃于社交媒体上的各类虚拟数字人不仅收获了众多关注,也
日益受到各大品牌的青睐,频繁以数字代言人的身份参与企业营销活动。本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虚拟数字人的广告代言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有调
节的中介模型,探索虚拟代言人的拟人化程度、消费者对虚拟数字人的熟悉
性,以及虚拟代言人和消费者之间的准社会互动关系如何影响广告效果。研
究发现,拟人化程度并非决定广告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其影响要通过准社
会互动这一中介变量实现,且消费者对虚拟数字人的熟悉性会调节准社会互
动对广告效果中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企业在采用虚拟数字代言人
开展营销活动时要注重构建消费者与虚拟代言人的准社会互动关系,根据不
同广告目的精准触达圈层内外的消费者,以达到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虚拟数字人虚拟代言人拟人化准社会互动广告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依托计算机图形(CG)、语音合成、人工智能等技术,近年来众多风
格多样、身份各异的虚拟数字人不断涌现,以虚拟主播、虚拟偶像、虚拟
网红等社会角色活跃在各大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数字时代独特的媒介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大湾区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超写实
虚拟人的创新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D24CXW08)和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
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基于‘教学共同体’理念的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改革———AI时代育人
模式的颠覆与应对”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子,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广告学系讲师。
·387·
现象。这些经由数字技术手段创设,具有“人”的外观、行为,甚至思想
(价值观)的虚拟形象[1]凭借完美的外貌、能与现实生活深度互动的角色
定位、极高的可塑造性和自带热度等优势[2]获得众多粉丝关注,同时成
为各大品牌争相追捧的宠儿。如Prada、Chanel、Supreme等国际知名品牌
邀请了美国著名超写实虚拟网红LilMiquela合作;Dior、Zegna、Versace等
奢侈品品牌也积极与法国二次元风格的虚拟人Noonoouri进行联动;日本
CG公司ModelingCafé推出的虚拟模特imma则代言了SK-II、梦龙、Puma
等;我国的虚拟捉妖师柳夜熙也获得了康师傅、娇韵诗、VIVO等品牌的
青睐。目前虚拟数字人的广告代言已遍布汽车、手机、时尚服饰、化妆
品、食品等诸多品类。此外,不少品牌也着手研发自有虚拟数字人,如屈
臣氏的品牌代言人屈臣曦、花西子的虚拟形象“花西子”等,作为企业数
字员工、智能客服或数字代言人,在营销活动中广泛使用。
虚拟人营销虽然在业界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关于数字虚拟人的本质以
及品牌如何在社交媒体营销传播中有效利用它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