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 华附双优导学练语文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课件14.诗词三首.pptxVIP

2025秋 华附双优导学练语文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课件14.诗词三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诗词三首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其一)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句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并赏析重点语句,品读诗人形象。3、体会诗人复杂矛盾的感情变化,苦闷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新课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它孕育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诗人,他们就像满天星斗一般。在璀璨的群星中,我摘取了一颗,请大家读对联,猜一猜,他是谁?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走近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到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写作背景722年诗人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知识链接从体裁上看,《行路难》(其一)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行路难”是乐府古体,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师范读、齐读、小组读、自由读)

整体感知字词学习珍羞:“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万钱:“直”同“值”,价值。金樽(zūn)投箸(zhù)冰塞川(sè)磻溪(pán)宗悫(què)

整体感知理解诗意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停下酒杯投开双箸不吃了,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茫然四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边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合作探究1、从“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你读出了什么?宴饮的丰富、奢华。2、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以读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停下酒杯,投开双箸,猛地腾身而起,拔出寒光闪闪的长剑,前后左右,茫然回顾,内心无限的寂寥、怅惘——“举杯消愁愁更愁”啊!

合作探究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写实吗?不是。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现的是一派艰险可怖的景象。开元十八年,诗人抱着“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可是得到的却是“冷落金张馆,苦雨终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因此此句有象征意味。

合作探究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了哪些典故?有何用意?两大典故:相传姜尚(姜太公)遇到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助周武王灭商。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乘舟过日月旁边。???吕尚和伊尹都是诗人的自况。诗人梦寐以求的就是像两位先贤那样,受命辅弼圣明之君,成就一番济世的事业。

合作探究5、如何理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久郁诗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压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闸,一发而为“行路难”的连声浩叹。诗人大声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写到紧要之处,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一语重出,反复咏叹,节奏急切,适应诗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个豁然开朗的视野。

合作探究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出诗人怎样的信念?坚定的信念。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课堂小结这首诗中,我们读出了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以及对理想执着的追求。

课堂延伸你学完本诗后,有什么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2.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3.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新课导入我们学过的《小石潭记》是一篇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柳宗元有个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他是谁?刘禹锡多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故事。

走近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有《刘梦得文集》传世。刘禹锡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en7349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副教授持证人

知识共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4日上传了副教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