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镜的作用.docVIP

膀胱镜的作用.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膀胱镜的作用

一、膀胱镜的诊断作用

膀胱镜作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核心检查工具,其诊断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膀胱及尿道腔内病变的直观观察与精准定位。相较于超声、CT等间接影像检查,膀胱镜可直接通过光学镜头获取黏膜表面的实时图像,能发现微小病变(如直径2mm以下的早期肿瘤)或黏膜充血、溃疡等肉眼可见的异常。

1.1膀胱内病变的精准识别

膀胱镜可清晰显示膀胱黏膜的色泽、纹理及结构变化。例如,正常膀胱黏膜呈淡粉色、表面光滑,若观察到局部黏膜苍白、血管紊乱或隆起,可能提示炎症(如间质性膀胱炎)或肿瘤(如尿路上皮癌)。对于疑似肿瘤的病变,可通过调整镜头角度(如0°、30°、70°物镜)观察病灶基底部是否有浸润,判断肿瘤的侵犯深度;对于炎症性病变,可观察充血范围(如局限于三角区或弥漫全膀胱)及是否伴随滤泡增生,为临床分型提供依据。

1.2尿道及上尿路病变的辅助诊断

除膀胱外,膀胱镜可同步观察尿道全程(从尿道口至膀胱颈)。若尿道存在狭窄(内径小于6mm)、结石嵌顿或息肉,通过镜体推进时的阻力变化及直接影像可明确诊断。此外,通过输尿管插管(经膀胱镜向输尿管内插入导管),可进一步评估上尿路情况:若插管阻力大(超过5cm深度无法推进),可能提示输尿管狭窄;收集肾盂尿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可辅助诊断上尿路肿瘤。

1.3血尿病因的定位诊断

血尿(尿液中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膀胱镜可区分血尿来源。若观察到膀胱内某一区域有活动性出血(如肿瘤表面渗血、小血管破裂),可定位为膀胱源性血尿;若双侧输尿管口均有血性尿液喷出,则提示血尿可能来自肾脏或输尿管(如肾结石、肾肿瘤)。

二、膀胱镜的治疗作用

随着器械的发展,膀胱镜已从单纯诊断工具升级为兼具治疗功能的微创平台。通过配套的治疗器械(如活检钳、电切环、取石篮等),可在检查过程中同步完成部分治疗操作,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

2.1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的微创处理

对于直径≤2cm的膀胱肿瘤(如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可通过膀胱镜联合电切设备(高频电流发生器)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操作时,电切环接触肿瘤基底部后启动电流(切割模式功率80-100W,凝血模式功率60-80W),逐层切除肿瘤组织,同时对创面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观察创面无活动性渗血即可)。该操作无需体表切口,术后恢复快(通常2-3天可出院)。

2.2膀胱结石的取出与碎石

直径<2cm的膀胱结石可通过取石篮直接取出:将取石篮经膀胱镜工作通道插入,张开篮口套住结石后缓慢回拉,通过尿道时需保持镜体与尿道走行一致(男性需注意尿道膜部的生理性狭窄)。对于较大结石(直径>2cm),需联合激光碎石设备(如钬激光,能量设置1.0-1.5J/脉冲,频率10-15Hz),将结石击碎至<5mm的碎块后冲出。

2.3尿道狭窄的扩张与切开

尿道狭窄(常见于外伤或感染后)导致排尿困难(尿流率<10ml/s)时,可通过膀胱镜引导进行尿道扩张。初始使用F16号扩张器(直径5.3mm),若阻力较小可逐步增加至F20(直径6.7mm);若狭窄段坚韧(扩张器无法通过),则需用冷刀(带刀片的尿道切开镜)在12点位置切开狭窄环,术后留置导尿管2-4周以预防再狭窄。

三、膀胱镜操作的注意事项

尽管膀胱镜属于微创操作,但若操作不当或准备不足,可能引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规范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3.1术前准备要点

术前需完善尿常规(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时需先控制感染)、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检查。患者需排空膀胱(残余尿量>50ml时需导尿),取截石位(双腿外展45°-60°,膝关节屈曲90°)。男性患者因尿道较长(约18-20cm),需在尿道内注入2%利多卡因凝胶10ml(保留5分钟),起到表面麻醉及润滑作用;女性患者尿道较短(约4-5cm),可直接涂抹润滑剂。

3.2术中操作规范

进镜时需遵循尿道生理弯曲:男性患者先将镜体与身体呈60°(通过尿道球部),再下压镜体至与身体平行(通过膜部),避免暴力推进(推进阻力过大时需重新调整角度)。观察过程中需保持灌洗液(通常为生理盐水)压力适中(液面高度距检查床60-80cm),压力过高可能导致灌洗液外渗(表现为下腹部膨隆)。

3.3术后护理与并发症处理

术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轻微血尿(尿液呈淡红色)及尿道刺痛,属正常现象,建议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以稀释尿液。若出现鲜红色血尿(每小时更换卫生巾>1片)或发热(体温>38.5℃),需及时就医(可能为感染或创面出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打折、扭曲),每日清洁尿道口2次(用0.5%碘伏棉球擦拭)。

膀胱镜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