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杞人忧天》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pdfVIP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杞人忧天》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24七年级上·湖南株洲·期末)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

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才欲行,转视积薪后,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

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

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再,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

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弛担持刀②目似瞑,意暇甚

③奈何忧崩坠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因往晓之D.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3)关于【甲】【乙】两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充分体现了狼的狡猾,它意在

迷惑屠户,为另一只狼背后袭击屠户作掩护。

B.【乙】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又有人为他的忧虑而担忧,“因往晓之”,说明这

个人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C.【甲】文屠户经过了“恐惧——坚强——奋起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狼的贪婪是促

使屠户思想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D.【乙】文中的杞人竟然担心“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其行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更显

得荒唐可笑,毫无可取之处。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5)阅读甲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谈一谈。

【答案】

(1)①解除,卸下

②从容,悠闲

③为什么,为何

(2)D

(3)D

(4)①(屠户)才明白过来,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想迷惑他。

②那个人放下心来非常高兴,劝说他的人也放下心来非常高兴。

(5)对待恶势力,不要抱有幻想,委曲求全,而要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譬如,在学校里遇

到校园霸凌时,不能委曲求全、试图满足别人以息事宁人,而应该勇敢揭发,或报告老师、

家长,妥善处理。

【详解】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卸下担子拿起刀。弛:解除,卸下。

②句意:(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暇:从容,悠闲。

③句意: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奈何:为什么,为何。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C.代词,他;

D.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D.文中的杞人担心“天地崩坠”,天会坠落,地会塌陷,体现了他对于自然宇宙的探索精神。

他担心“天地崩坠”之后,“身亡所寄”,身体无处寄托,无法生存,这体现了他对人类命

运的忧患意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知道地球也有毁灭的时候,因此杞人的担心并非荒

唐可笑,也有可取之处: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

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

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乃:才;悟:明白;寐:睡觉;盖:大概,原来是;

(2)其人:那个人;舍:同“释”,解除、消除;然:……的样子。

(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文档评论(0)

方案写作行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方案定制,文章写作润色,读后感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