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强化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幼时记趣》(节选),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幼时记趣(节选)
沈复(清)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①观之正浓②?,忽有庞然大物③,拔山④倒树而来,盖⑤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⑥二虫尽为所⑦吞。余年幼,方⑧出神⑨?,不觉呀然⑩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注释:①斗草间:即斗于草间。②观之正浓: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③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④拔山:搬开土山。拔,移,搬开。⑤盖:这里是“原来是”的意思。⑥而:表承接,然后。⑦为所:“.…...…”的意思。⑧方:正,刚刚。⑨出神: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发呆。⑩呀(yā)然:哎呀地(惊叫一声)。
[1]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__________________???驱之别院: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余年幼,方⑧出神⑨,不觉呀然⑩惊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王冕苦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②映长明灯③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⑦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⑧,冕亦笑。
(注释)①蹊:践踏。②策:通“册”。③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④恬:心神安适。⑤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⑥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⑦被:同“披”。⑧讪笑:讥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窃入学舍(________)?(2)暮归,亡其牛(________)
(3)琅琅达旦?(_________)?(4)安阳韩性闻而异之(_________)
[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3]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听已辄默记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讲述了王冕的哪些事?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按原文填空,写在横线上。
[2]写出文中下面句子的意思。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
[4]“_______”这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
4.课外文言文。
司马光传(节选)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好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大指:主要意思;③瓮:陶制的容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自是手不释书(______)?(2)足跌没水中(____)
[2]本文写了七岁司马光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2)_____。
[3]小时候司马光是一个____、____的小孩。
5.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食粥心安
范仲淹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