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做个守法人教案.docxVIP

小学做个守法人教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做个守法人教案

一、教学基本信息

这是一节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法治教育课,我结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我们与法律同行”单元内容,设计了“小学做个守法人”主题教学。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初步规则意识,但对“法律”的认知多停留在“不能做坏事”的表层,本节课将通过生活化情境、互动体验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守法即护己”的观念。课时安排为1课时(40分钟),教室后方会设置“法治角”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身边守法小故事”。

二、教学目标

设计这节课前,我特意和班主任聊了聊,发现孩子们最近总讨论“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被同学起外号怎么办”这类问题,这些正是法律能解答的。基于此,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三个维度: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与小学生相关的基础法律;能列举3个以上生活中需要遵守法律的场景(如过马路看红绿灯、拒绝陌生人的零食)。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分析,学会判断“哪些行为合法、哪些不合法”;遇到矛盾时,能说出“找老师”“告诉家长”“打110”等至少2种合法解决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被动守规则”转向“主动认同法律”,产生“守法是保护自己、尊重他人”的自豪感;愿意向家人分享“今天学的守法小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确定重难点时,我翻了翻去年上同一主题的教案——当时孩子们能背“不能打架”,但问“被推搡时该怎么办”就卡壳了。所以今年我调整了方向:

教学重点:理解“法律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比如通过“课间追跑可能受伤,《民法典》规定学校有责任提醒,我们也有义务不危险玩耍”这样的例子,让法律从“条文”变成“身边的保护伞”。

教学难点:将抽象的法律概念转化为具体行为指导。比如“隐私权”对孩子来说很模糊,但用“未经允许翻同学书包、偷看日记”的场景讨论,就能让他们明白“这是法律不允许的,会伤害别人”。

四、教学方法

考虑到五年级孩子爱表演、爱表达,我摒弃了“我讲你听”的模式,设计了“四步体验法”:

情境唤醒法:用他们课间、上下学的真实场景拍小视频(比如“同学A借了同学B的笔不还,B动手抢”),让学生先代入“当事人”身份,再跳出讨论“这样做对吗?法律怎么说?”

角色互换法:设置“小法官”“当事人”“观察员”三种角色,通过情景剧表演,体验“如果我是被伤害的人,希望对方怎么做”“如果我是犯错的人,该怎么弥补”。

案例分析法:收集本地法院发布的“未成年人典型案例”(隐去真实姓名),挑出“闯红灯被撞”“偷拿超市零食被教育”等贴近生活的事件,用“连连看”游戏匹配“行为-后果-法律依据”。

承诺强化法:最后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守法公约”,把课堂学到的“不传播他人隐私”“借东西及时还”等内容写成条文,大家签字承诺,贴在教室墙上。

五、教学准备

为了让课堂更“有料”,我提前做了这些准备:

素材收集:花两周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便签纸写下“我遇到过/听说过的‘可能和法律有关’的事”。收上来一看,有“妈妈偷看我手机”“同学在楼梯间推我”“爷爷骑电动车不带头盔”等50多条,挑出10个典型的做成情境卡。

道具制作:准备了“小法官”胸牌、“守法小卫士”勋章贴纸(奖励课堂积极发言的孩子)、模拟“法院”的背景板(用卡纸画了法徽和“公平正义”四个字)。

资源链接:联系了校法治副校长(区法院的李法官),请他录一段3分钟的视频,重点说“小朋友守法很重要,法律会保护你们勇敢说‘不’”;还找了动画短片《民法典小剧场》,里面用小猫小狗的故事讲“高空抛物”“校园欺凌”,孩子们肯定喜欢。

场地布置:把课桌摆成U型,中间留出表演区;教室两侧挂了“守法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法律在身边,守护每一天”的标语,营造仪式感。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法律藏在“小问号”里(5分钟)

上课铃响,我举着一摞学生课前交的便签纸说:“昨天,大家写了好多‘小问号’,比如‘爸爸总说我是小孩,他有权看我日记,对吗?’‘同学骂我外号,我能打他吗?’今天,我们就当小侦探,一起找答案!”

接着播放动画短片《小明的一天》:早上小明闯红灯差点被撞,课间被同学抢了橡皮还被骂“笨蛋”,放学时陌生人说“带你去买玩具”……画面暂停时,我问:“小明遇到了哪些麻烦?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孩子们立刻举手:“不能闯红灯,老师说过危险!”“被骂外号要告诉老师,不能动手!”“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要!”我趁机总结:“这些办法其实都和法律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做个守法人。”

(二)新知探究:法律是“安全小卫士”(15分钟)

故事里的法律:我拿出情境卡,选了“妈妈偷看手机”的案例:“小丽的妈妈总说‘你是我女儿,我有权看你手机’,还真翻了聊天记录。你们觉得妈妈对吗?”孩子们有的说“妈妈是关心”,有的说“这样不对”。这时我打开《未成年人保护法》条文:“法律规定,父母要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不能

文档评论(0)

level来福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计算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持证人

好好学习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5日上传了二级计算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