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散文写作环境描写方法与范例汇总
在散文的世界里,环境描写从来不是孤立的背景板,它是情感的催化剂,是意境的营造者,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无声的桥梁。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皆可承载万千思绪,映照时代变迁。如何让笔下的环境描写生动传神,引人入胜,是每一位散文写作者悉心钻研的课题。本文旨在梳理散文写作中环境描写的常用方法,并辅以范例,以期为同道者提供些许借鉴。
一、调动感官,多维铺陈——让景物可感可触
环境描写的核心在于“再现”,让读者如临其境。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描绘视觉所见,更要调动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铺陈。
方法要点:
*视觉:色彩、形状、光影、动静、远近、高低。
*听觉:自然之声(风声、雨声、鸟鸣、水流)、人为之声(市井喧嚣、人语、器物碰撞)。
*嗅觉:花香、草气、泥土芬芳、烟火气息、特定场所的独特气味。
*触觉:冷热、干湿、软硬、光滑粗糙、风力大小。
*味觉:空气中的甜润、苦涩,或特定景物关联的味觉记忆。
范例1:
巷子深处,那株老槐树又开花了。细碎的白花,一簇簇,一团团,像不知疲倦的雪,簌簌落在青石板路上,也落在行人的肩头。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甜的香,不浓烈,却执拗地钻到你鼻腔里,沁入心脾。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隙,筛下斑驳的光点,落在地上,像撒了一把碎金。偶有风吹过,叶影婆娑,沙沙作响,伴着远处隐约的叫卖声,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伸出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花瓣,软软的,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
解析:此段调动了视觉(白花、青石板、碎金般的光点、叶影)、嗅觉(清甜的香)、听觉(沙沙声、叫卖声)、触觉(花瓣的软、凉意),多维度描绘了老槐树下的小巷景致,营造出宁静、温馨、略带诗意的氛围。
二、情随景迁,情景交融——让景物饱含情愫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先生的这句名言道破了写景的真谛。环境描写应融入作者的情感,使景物带上主观色彩,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方法要点:
*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触发内心的情感波动。
*寓情于景:将情感含蓄地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不直抒胸臆,而让读者自行体会。
*情景相生:景物因情感而显得特别,情感因景物而更加具体可感。
范例2:
秋日的午后,独自坐在江边的长椅上。江水褪去了夏日的奔腾,显得沉静而辽阔。灰蒙蒙的天空下,远处的山影也有些模糊。几片枯黄的叶子,打着旋儿从头顶的树上落下,轻飘飘地,像一声悠长的叹息。风是凉的,吹在脸上,带着水的湿气,也吹起了心底莫名的惆怅。江水无言东流,载着落叶,也载着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一路远去,直到天际。
解析:此段通过描写秋日江边的沉静、枯黄的落叶、微凉的风,将作者内心的“惆怅”之情融入景物之中。景物的萧瑟与内心的愁绪相互映衬,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三、以小见大,细节传神——于细微处见真章
宏大的场面描写固然有其气势,但散文中的环境描写,往往更注重细节的刻画。一个精准的细节,能胜过千言万语,让景物活起来,充满生活气息。
方法要点:
*聚焦局部:选取最具代表性、最能触动人心的细小景物或场景片段。
*精准描摹:运用准确的动词、形容词,细致刻画其形态、质感、动态。
*细节的象征意义:赋予细节以特定的含义,使其承载更丰富的内容。
范例3:
老家的灶台,总是带着一股烟火气。那口黝黑的铁锅,边缘有些变形,却被擦拭得锃亮。灶台的瓷砖上,布满了经年累月的油渍和烟火熏烤的痕迹,那是母亲无数个日出日落的见证。旁边的小板凳上,还放着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碗沿上似乎还残留着昨夜的粥香。阳光从小小的窗棂照进来,在灶台的角落投下一小块光斑,尘埃在光柱里无声地飞舞,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安稳。
解析:此段聚焦“老家的灶台”这一具体物象,通过“黝黑的铁锅”、“变形的边缘”、“锃亮”、“油渍和烟火熏烤的痕迹”、“豁口的粗瓷碗”等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再现了灶台的样貌,更蕴含了对母亲、对家乡、对过往岁月的深厚情感和温暖记忆。
四、营造氛围,烘托心境——奠定文章基调
环境描写能够有效地营造特定的氛围,或宁静,或喧闹,或喜悦,或悲伤,从而烘托人物的心境,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
方法要点:
*选择典型景物:选择与所要营造的氛围、心境相契合的景物。
*运用色彩、光影、声音等元素:不同的色彩、光影、声音能引发不同的心理感受。
*整体意境的统一:所有景物描写都应围绕核心氛围和心境展开,形成合力。
范例4:
夜深了,窗外的雨还在下。不是那种倾盆的暴雨,而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像一首没有尽头的催眠曲。雨点敲打着玻璃窗,发出细碎而均匀的声响,“嗒,嗒,嗒……”屋内只开了一盏昏黄的台灯,光线勉强照亮了书桌的一角。书页上的字迹在光影里显得有些模糊,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的油墨香和潮湿的泥土气息。这样的夜,最适合独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