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保护环境
第三课时经典诵读(1)
1.继续学习《古诗三首》,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2.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
3.能说出《浪淘沙》(其一)是怎样描绘出黄河的磅礴气势的。
4.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之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之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板块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看看黄河,去游览江南,去呼吸一下乡村田园的新鲜空气好吗?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祖国山水图和激情的语言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品读古诗,体察诗韵
1.学习古诗《浪淘沙(其一)》
(1)提出问题: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描写黄河的诗句?
预设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
预设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
(2)揭示诗题《浪淘沙(其一)》,板书诗题:浪淘沙(其一)
浪淘沙是唐代曲名,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共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3)了解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等。
(4)明诗意
①“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九曲”是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风簸”的意思是风浪滚动,“天涯”的意思是天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总结:诗的前两句写景,这景象实在是壮观。
板书:写景壮观
②“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直”的意思是一直;径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天上的牛郎织女家。
(5)资料链接
起初是《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筏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这两种记载混合,说是黄河和天河相通,张骞追溯黄河的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本诗中的典故,从而更加深入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感受诗歌气势,体会诗歌豪情
提出问题: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预设1:“九曲、万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预设2:“浪淘风簸”写出了黄河的波涛汹涌。
提出问题: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预设:我从“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两句诗中感受到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2.学习古诗《江南春》
(1)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描写江南景色的诗句?
预设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
预设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
(2)揭示诗题《江南春》
江南秀美景色
(3)了解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称他为“杜紫薇”“杜樊川”。杜牧诗歌成就尤高,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4)明诗意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郭”的意思是山城,山村;“酒旗”的意思是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是指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四百八十寺”中的“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5)资料链接
关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不同解读:一方面有人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以佞佛著名,杜牧所处的时代佛教也在恶性发展,因此这两句诗表达了讽刺;也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是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者认为本诗是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这两句仅仅是描绘江南的景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资料了解人们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不同解读,从而更加深入体会本诗的丰富内涵。)
(6)感受景物特点,想象画面
①提出问题: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预设1:本诗的第一句写了“莺啼、绿映红”这是自然景物。板书:自然景物
预设2:本诗的第二句写了“水村、山郭、酒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单元 第3课时 重点讲练(一)(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pptx
- 第六单元 第2课时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pptx
- 第六单元 第7课时 读《鸟儿的侦察报告》(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pptx
- 第六单元 第8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pptx
- 第六单元 第9课时 习作课(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pptx
- 第六单元 第5课时 单元重难点突破(一)(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pptx
-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基础大闯关(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pptx
- 第六单元 第4课时 重点讲练(二)(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pptx
- 第六单元 第6课时 单元重难点突破(二)(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pptx
- 第六单元 第4课时 重点讲练(二)(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