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钱塘湖春行》古诗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VIP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钱塘湖春行》古诗鉴赏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24八年级上·四川雅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雨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C.颈联诗人用“乱”字勾画了百花竞放、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答案】

1.C

2.①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争、啄。②赏析:一个“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生动地描绘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青春的活力与生机。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C.有误。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没马蹄”的是浅草,没有表现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

故选C。

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意思是: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个“争”字,黄莺争抢暖树(早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暖树),赋予黄莺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描绘燕儿筑巢的场景(新燕啄泥衔草筑巢)),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展现了初春时节的蓬勃生机)。一“争”一“啄”,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24-25八年级上·黑龙江佳木斯·期中)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本诗作者是????,字????,晚年号????。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答案】

3.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4.C

【导语】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境,呈现出初春时节富于生机的西湖景色。诗中以动态的鸟鸣、飞燕和静态的乱花、浅草相互映衬,生动地表现自然界的活力与美丽。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湖东美景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解析】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此诗通过写杭州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C.“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有误,五、六两句,“乱花”写的是花东开一朵,西开一朵,没有规律,作者看到的是春花正在开放,小草刚刚没过马蹄,是初春、早春的景色,还不是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翠绿如茵的景象;

故选C。

(24-25八年级上·云南昆明·期中)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游踪,从大处落笔,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C.尾联直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