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黄鹤楼
素养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七言格律的对仗与押韵之美。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登临黄鹤楼时所抒发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愁情。3、体会诗歌的音韵美。理解诗歌中想象与联想的运用,体会诗歌意境,了解其中的神话传说。
作者简介【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盛唐诗人。其《黄鹤楼》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有《崔颢集》。本诗选自《全唐诗》。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一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写下此诗。
知识补充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太平寰宇记》:“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50.4米。主楼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
听范读黄鹤楼?【唐】崔颢昔(xī)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zǎi)/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qī)/鹦(yīnɡ)鹉(wǔ)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懂大意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传说中的仙人已骑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剩下一座黄鹤楼。译文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离去不再返回,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此飘荡。译文飘飘荡荡的样子。前两联观景,观的是黄鹤楼,想的是黄鹤楼的传说。
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分明可见,鹦鹉洲上草木茂盛。译文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分明的样子。地点,今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对望。草木茂盛的样子。
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译文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故乡。后两联观景,观的是黄鹤楼上看到的别处的景,想的是故乡。
诗词品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虚实结合(巧用典故)费祎登仙,于此处骑鹤飞去。“空余”含仙人乘鹤而去之意,使人想象传说中的仙人在此登楼驾鹤而去的情景,令人遐想不已,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在之感。【起】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鹳楼的神异色彩。仙人乘鹳归去是虚写,眼前的黄鹳楼是实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前两联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诗人的感慨?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承】颔联紧承首联,黄鹤飞走是虚,白云飘荡是实。前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总慨。第一个“空”字,可理解为“只有”,强调的是空间的虚无;第二个“空”字,可理解为“空荡荡”,强调的是时间的渺远。两个“空”字,表达了诗人对鹤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无限怅惘与感慨之情。虚实结合融情于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叠词“历历”“萋萋”写出了草木繁密、茂盛的样子。默写常考句【转】颈联笔锋一转,由写虚如的传说转为描写眼前所见景物,描绘出汉阳晴川和黜鹉洲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下文抒发乡愁做了铺垫。写景对偶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烟波”写出了江面渺茫的景象,与日暮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更增乡愁。尾联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愁【合】尾联运用设问,以愁作结,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日暮时分登临黄鹤楼的心情。这渺茫的忧思与上文草木茂盛、山川分明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渲染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抒情设问结合你的理解,帮助崔颢补充对话。
愁心探秘我虽早年及第,但仕途坎坷,心中难免有人生失意、官旅不顺之愁。登楼远眺,昔日繁华如今只剩空楼,心中不免升起吊古伤今、世事变迁之愁。我四处漫游,居无定所,这种漂泊的生活让我产生孤独寂寥、思念家乡之愁。
思考探究1.这首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虚写实写虚实结合凭古吊今
诗歌前四句由黄鹤楼的神话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后四句转而实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并由此引起乡愁。诗人将传说与眼前的景象巧妙地融为一体,虚实结合,吊古伤今,尽抒胸臆,情韵悠长。1.这首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
2.全诗出现了三次“黄鹤”,是否破坏了诗歌的美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分层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24.京剧趣谈 分层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23.月光曲 分层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22.文言文二则 分层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19.只有一个地球 分层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18.古诗三首 分层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17. 盼 分层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16. 夏天里的成长 分层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15. 金色的鱼钩 分层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分层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第1章 有理数 单元复习课件 浙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 2.2.2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 同步教学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 2.2.2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 同步教学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 2.2.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 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 2.2.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同步教学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 Unit 6 My sweet home内嵌单词音频教学课件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 5 We're family内嵌单词音频教学课件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 3 What do we look like Period 1 Get ready 课件-沪教版(2024)三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 2 What's interesting about families Period 2 Explore 课件-沪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pptx
- 17.2欧姆定律课件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物理.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