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相对指标(9)(三)比例相对数1、概念p.78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数值对比求得的比率。反映总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联系的程度和比例关系。2、计算公式:比例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3、意义可以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种比例关系;一些经验比例成为了判断事物发展的参考。第四章第29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表明:2000年人口普查时,湖南省人口出生性别比达到126.92,高于全国119.92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八位。2002年抽样调查表明,湖南省人口出生性别比140.93,比全国平均水平119.85高得多,2003年仍然达129.09。农村地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高于城镇,2000年人口普查,湖南省市、镇、乡村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13.04、119.62、131.25。第一胎出生人口性别比并不高,2000年为108.74,200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39,均属正常范围。但第二胎以上的出生性别比则严重偏高。第二胎和第三胎2000年分别为173.80和169.93,2002年和2003年第二胎的出生性别比更是超过了200。资料来源:潇湘晨报2004.3.17第四章第30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普查年份总人口(万人)比重(%)性别比(以女性为100)合计男女男女195359435307992863651.8248.18107.56196469458356523380651.3348.67105.461982100818519444887451.5248.48106.301990113368584955487351.6048.40106.602000126583653556122851.6348.37106.74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性别构成第四章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相对指标(10)(四)强度相对数(Relativenumberofintensity)1、概念及计算公式p.79强度相对数就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求得的比率,表明现象的密度、强度和普遍程度。计算公式:强度相对数=某一总体的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的总体的指标数值第四章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相对指标(11)2?、作用p.81(1)能够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强弱程度,因而被广泛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实力的强弱。(2)反映现象的密度或普遍程度。(3)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条件和效果。第四章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强度相对数的两种形式正指标:强度相对数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密度、普遍程度成正比,叫正指标。逆指标:强度相对数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密度、普遍程度成反比,叫逆指标。第四章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年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农村19985425216044.553.419995854221041.952.620006280225339.249.120016860236637.947.720027703247637.746.220038472262237.145.620049422239637.747.2200510493325536.745.5261998年-2005年我国居民收入第四章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相对指标(12)(五)?比较相对数(Relativenumberofcomparison)1、概念及计算公式p.78比较相对数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条件下发展的不平衡程度。计算公式为:比较相对数=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2、作用(1)可用于不同国家、地区、单位比较;(2)可用于先进与落后比较;(3)可用于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第四章第3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相对指标(13)(六)动态相对数p.811、概念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求得的比率。2、计算公式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