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析-腹部查体基础医学知识课件.pptx

医学分析-腹部查体基础医学知识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分析-腹部查体基础医学知识课件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腹部查体概述

2.视诊

3.触诊

4.叩诊

5.听诊

6.腹部的常见疾病

7.腹部查体的临床应用

01腹部查体概述

腹部查体的目的掌握体征通过腹部查体,医生可以直观地掌握患者的腹部体征,如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等,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评估内脏查体有助于评估内脏器官的大小、形态和功能状态,如肝脏、脾脏、肾脏等,对于诊断内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异常在查体过程中,医生可以发现腹部异常体征,如包块、移动性浊音等,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提高治愈率。

腹部查体的方法视诊法医生通过视觉观察腹部外形、皮肤色泽、腹壁静脉等,可初步判断腹部有无异常,如腹水、肿瘤等。触诊法医生用手指、手掌或拳头轻轻触摸腹壁,感受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等,有助于诊断腹部疾病。叩诊法医生用手指或叩诊锤轻敲腹部,通过听诊和触诊判断内脏大小、位置和有无异常,如肝脏、脾脏等。

腹部查体的注意事项患者准备查体前患者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进食后影响检查结果。查体前1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身体平静。环境要求查体应在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中完成,避免外界干扰影响医生的判断。室内温度应适宜,以避免患者因寒冷或过热而影响查体效果。医生技巧医生操作时应轻柔、准确,避免过度按压造成患者疼痛。同时,医生需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反应,确保查体过程舒适安全。

02视诊

腹部外形正常形态正常腹部外形呈圆弧形,两侧对称,与肋骨和髂嵴平行。成人腹围约在80-100厘米之间,女性略大于男性。异常形态腹部外形异常可能表现为局部膨隆或凹陷。膨隆可能由腹水、肿瘤、肠胀气等引起;凹陷则可能见于脱水、恶病质等情况。动态观察医生在查体时需注意腹部形态的动态变化,如呼吸运动、体位改变等,有助于判断腹部有无异常运动或肿块。

腹壁静脉静脉分布腹壁静脉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浅静脉位于皮下,沿腹壁走行,深静脉与腹壁肌肉伴行。正常情况下,浅静脉不明显。异常表现腹壁静脉曲张是常见异常,表现为静脉明显扩张、扭曲,常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等疾病。观察静脉血流方向有助于判断门脉循环情况。临床意义腹壁静脉的检查有助于诊断肝、胆、脾等内脏疾病。医生通过观察静脉的形态、分布和血流方向,可以初步判断内脏功能状态。

腹壁皮肤皮肤色泽正常腹壁皮肤色泽均匀,呈粉红色。异常色泽如苍白、发黄、发红等,可能提示贫血、黄疸、炎症等疾病。皮肤弹性腹壁皮肤弹性良好,老年人或肥胖者可能弹性较差。皮肤弹性下降提示皮肤松弛,可能与长期卧床、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皮肤异常皮肤表面出现皮疹、瘀点、肿块等异常,可能是感染、过敏、肿瘤等疾病的表现。医生需仔细观察,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

03触诊

腹壁紧张度正常紧张度正常腹壁紧张度适中,触诊时有一定阻力但不过度。老年人或肥胖者腹壁较松弛,儿童和青年人腹壁较紧张。腹壁紧张度增高腹壁紧张度增高可表现为板状腹,常见于急性腹膜炎、腹水等疾病。患者触诊时疼痛明显,有时伴有肌紧张。腹壁紧张度降低腹壁紧张度降低见于腹壁松弛,如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等。此时触诊时阻力较小,可能伴有腹部膨隆。

压痛与反跳痛压痛压痛是指在腹部按压时感到的疼痛,是腹部疾病常见的体征。压痛点可以提示病变部位,如阑尾炎的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反跳痛是在按压后放松时疼痛加剧的现象,常见于腹膜炎等炎症性疾病。反跳痛的强度可以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临床意义压痛与反跳痛是诊断腹部疾病的重要体征。医生通过观察和评估这些体征,可以初步判断疾病性质和严重程度。

肝脏触诊肝脏大小正常肝脏在肋下一般不易触及,肝下界一般在肋缘下不超过1-2厘米。肝脏增大见于肝炎、肝硬化、肿瘤等疾病。肝脏质地正常肝脏质地柔软,有弹性。质地变硬见于肝硬化,质地坚硬且表面不平见于肝癌。肝脏边缘肝脏边缘钝圆,表面光滑。边缘锐利或呈锯齿状见于肝硬化,边缘凹凸不平则提示肿瘤侵犯。

脾脏触诊脾脏位置正常脾脏不易触及,位于左侧肋弓下。脾脏增大见于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等。正常成人脾脏下界不超过肋弓下2厘米。脾脏质地正常脾脏质地柔软,有弹性。质地变硬见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脾脏明显增大且质地坚硬见于脾肿瘤。脾脏形态正常脾脏表面光滑,边缘整齐。表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见于脾脏炎症、肿瘤等疾病。

04叩诊

肝上界叩诊叩诊方法肝上界叩诊是通过叩诊锤轻敲肝脏上界,根据产生的浊音来判断肝脏上界的位置。正常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浊音范围浊音范围反映了肝脏的大小和形态。正常浊音范围较小,如果浊音范围增大,可能提示肝脏增大或肿瘤。临床意义肝上界叩诊是评估肝脏大小和形态的一种简便方法,对于诊断肝炎、肝硬化、肿瘤等疾病有重要价值。

肝下界叩诊叩诊技巧肝下界叩诊时,医生在右肋缘下轻敲,根据浊音的边界确定肝脏下缘。正常情况下,肝下界在肋缘下不易触及。异常

文档评论(0)

150****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