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VIP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市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2025.6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

下几点:

1.全卷共6页,有15道题。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学校开展“传承和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9分)

◎理解“和”涵义

1.根据要求,补全以下联想图。

(1)根据字形,想象“和”字描绘的画面,补全①。

(2)根据拼音写汉字,补全②—⑤。

【答案】(1)一个人吹奏排箫,发出和谐动听的旋律

(2)②唱③眺④颜⑤融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和造字法。

“和”的甲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左上部是口的形状,左下部是连接在一起的竹管(即口吹排箫之类的乐

器),左部表意。右部是“禾”的初文,表音。“和”(龢)的整体结构体现了音乐和谐的概念。由左上部

的口的形状和左下部连接在一起的竹管可想象画面:一个人吹奏排箫,发出和谐动听的旋律。(围绕排箫演

奏、乐声和谐来写,体现“和”的音韵美感即可)

【小问2详解】

第1页/共21页

本题考查字形。

②一唱一和(yīchàngyīhè):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

互相呼应。文中指“我和同桌”默契互动,像唱歌时相互呼应。

③眺望(tiàowàng):从高处远望。文中“在春天眺望晴空”,即春天里向远处看晴朗天空,体现赏景的动

作。

④和颜悦色(héyányuèsè):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文中用于形容老师教导时温柔、耐心的神态。

⑤融洽(róngqià):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文中“和睦融洽”指一家人围坐谈天,氛围和谐、亲密,感情

交融。

◎寻找“和”智慧

2.根据要求,补全以下小诗。

寻“和”之旅

轻抚书卷,慢品墨香

拜访古人,去寻觅“和”是天下为公

“和”的踪迹像《大道之行也》那样,推己及人,追求

“和”是享受自然“故人不独亲其亲,③__________”的理想

像常建那样,洗净俗念,拥抱[甲]__________

“山光悦鸟性,①__________”的__________

美好__________

“和”是修炼心境追寻“和”,是一次次

像王勃那样,打破时空,相信“④__________,道阻且长”的执着出发

“②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是以“和”为弦,共奏动人的和合乐章

真情

(1)根据小诗,补全①—④。

(2)从以下诗文中任选一项,参照小诗进行仿写,补全[甲]。

备选: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C.(自定诗文)

【答案】(1)①潭影空人心;

第2页/共21页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不独子其子;

④溯洄从之。(2)示例:

示例一:A

示例二:B“和”是看见他人

“和”是心怀社会像杜甫那样,心怀苍生,发出

像陶渊明那样,畅想和谐,向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俱欢颜”的呼喊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

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潭影、涯、溯洄”等字词容易

写错。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根据“‘和’是享受自然”“像常建那样,洗净俗念,拥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美好”等三段

示例可知,仿写要符合“‘和’是+概括的精神/场景+像+作者+那样,+行为动作,+动词+‘诗句’的+对应

‘和’的特质”的形式,与小诗整体“寻‘和’”的脉络契合。

A句体现了杜甫愿天下寒士都能得到庇护博大胸怀,是对社会公平、人人安居的“和”的追求,饱含济

世情怀之“和”;B句呈现了桃花源中老人、小孩都安适愉快的生活画面,体现社会生活和谐、老少和乐

的“和”。C处也可自定诗文,选择贴合“和”主题即可,如自然和谐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心灵平和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从自然、人际、社会、心灵等角度,挖掘“和”的不同表现,

为甲处仿写提供多样素材,只要诗文能体现和谐等与“和”相关的内涵,均可选取创作。

示例A:“和”是济世情怀,像杜甫那样,心系苍生,生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

示例B:“和”是桃源逸居,像陶潜那样,远离纷扰,沉醉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美好。

◎发扬“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麋鹿爱学习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多年法律、教育从业工作,合同文书、考试真题资料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20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