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
第四单元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知识点总结与同步练习试卷(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知识点总结(紧扣教材,贴合一线教学)
(一)文学常识(教材明确+实用信息)
作者信息: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他不仅在军事与政治领域功勋卓著,文风也质朴厚重,擅长以平实语言记录真实经历,传递深沉情感。《回忆我的母亲》是他在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的回忆性散文,字里行间满含对母亲的感恩与怀念。
文本背景: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一生勤劳坚韧,在艰苦的环境中操持家务、抚育子女,还积极支持朱德参加革命。1944年,母亲去世,朱德在延安写下此文,既是对母亲一生的追忆,也从母亲的平凡经历中提炼出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呼应“平凡人也有伟大精神”的主题(教材“预习”核心提示)。
单元定位:收录于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人生之思”),是单元第二篇记叙文。前承《纪念白求恩》“崇高精神的歌颂”,后启《植树的牧羊人》“平凡人的价值”,核心学习目标是“梳理母亲的主要事迹,体会母亲的优秀品质,学习‘以事写人’和‘夹叙夹议’的写法”,引导学生从平凡人物的经历中感悟人生价值。
(二)结构脉络(按“母亲生平+品质”梳理,清晰易记)
全文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围绕“母亲的勤劳与坚韧”展开,选取多个典型事迹,每部分均紧扣“叙事—品人—抒情”的逻辑:
部分
段落
核心内容(教材原文提炼)
总起(点题)
第1段
开篇点题:“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奠定全文“追忆与感恩”的基调。
母亲的早年与中年(勤劳持家)
第2-7段
第2-3段:写母亲“整日劳碌”的日常——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天不亮就起床”,展现勤劳本质;第4-7段:写母亲在艰难岁月中的担当——遭遇饥荒时“节衣缩食”,支持朱德读书,鼓励子女“勤劳节俭”,显坚韧与远见。
母亲的革命支持(深明大义)
第8-13段
第8-10段:写母亲支持朱德参加革命,“没有哭诉”,反而“安慰我”,主动承担家务,让朱德无后顾之忧;第11-13段:写母亲的进步思想——同情革命同志,帮助地下工作者,甚至在晚年仍“关心国家大事”,显深明大义。
总结(升华)
第14-15段
第14段:概括母亲的优秀品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不屈、深明大义”;第15段:升华主旨:“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将对母亲的怀念上升到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三)语言特色(抓“实用手法”,易理解易模仿)
核心手法(课后“思考探究”重点)
以事写人:通过具体事迹展现母亲品质,不空洞评价。如写“母亲天不亮就起床种田、纺棉花”(事),显“勤劳”;写“支持朱德参加革命,不哭闹反而安慰”(事),显“深明大义”,让人物形象更真实可感。
夹叙夹议:叙事中穿插简短议论,点明事迹背后的品质。如叙述母亲“节衣缩食供朱德读书”后,议论“这在当时对一个农家妇女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既强化母亲的“坚韧”,又传递作者的感恩;结尾“母亲是平凡的,却也是创造历史的劳动人民的一员”,将叙事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细节描写:①动作细节:“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一连串动作写母亲的勤劳);②语言细节:母亲说“你们要学我父亲的榜样,勤劳节俭,团结和睦”(简单话语显教育智慧);③场景细节:“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被安置在旁边的一只小凳子上”(生活化场景显母子温情)。
炼字重点(教材“读读写写”关联)
“劳碌”(第2段):“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劳作,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劳碌”比“忙碌”更显辛劳,贴合母亲“全年无休”的状态;
“节衣缩食”(第5段):写母亲在饥荒时“把省下来的粮食分给大家”,自己“吃野菜、挖树根”,“节衣缩食”比“省吃俭用”更显艰难,凸显母亲的“宽厚仁慈”;
“安慰”(第8段):写朱德参加革命时,母亲“没有哭诉,反而安慰我”,“安慰”一词显母亲的坚强,比“鼓励”更贴合“怕儿子担心”的心理。
(四)重点字词(抓“易错+课文高频”,实用为主)
字音字形(学生常错整理)
词语
字音
字形提醒(结合学生常错点)
佃农
diànnóng
“佃”左“亻”旁(与“人”相关),不写“田”(“田”指土地,“佃”指租种土地)
劳碌
láolù
“碌”左“石”旁,不写“录”(“碌”指忙碌,“录”指记录)
私塾
sī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酿酒酵母培养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的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和方法.docx VIP
-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事业.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赵映诚12第十二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3333KB).ppt VIP
- 矿用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VIP
- NC6相对NC5给客户带来的新价值.pptx VIP
- 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届高中英语外研版高考复习课件:The world of science.ppt VIP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