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荐)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髁骨折(ICD-10:S72.4),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6/79.37)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有明确的外伤史,如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

2.症状:伤后膝关节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局部压痛明显,可伴有皮下瘀斑。

3.体征:膝关节畸形,可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关节内可出现积血,浮髌试验阳性。

4.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正位、侧位及斜位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常见的骨折类型有单髁骨折、双髁骨折等。

CT扫描:对于复杂的股骨髁骨折,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如骨折块的大小、数量及粉碎程度,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MRI检查:可了解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情况,对于判断是否合并其他损伤有重要价值。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型股骨髁骨折,如裂纹骨折等。

治疗方法包括长腿石膏托或支具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6-8周。在固定期间,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肉萎缩。

2.手术治疗

适应证:有明显移位的不稳定型股骨髁骨折;开放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等。

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内固定材料包括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对于单髁骨折,多采用外侧或内侧钢板固定;对于双髁骨折,可采用双侧钢板或Y形钢板固定。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4股骨髁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排除病理性骨折、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尿常规、生化全套(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通过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手术出血风险,生化全套可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情况,感染性疾病筛查可防止交叉感染。

影像学检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CT扫描及三维重建、MRI检查(必要时)。这些检查可明确骨折的详细情况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

心电图: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评估手术耐受性。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超声心动图: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可进一步评估心脏功能。

下肢血管超声:了解下肢血管情况,排除血管损伤或血栓形成。

3.术前准备

皮肤准备:术前1天进行手术区域皮肤清洁、备皮,范围包括整个下肢。

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窒息。

抗生素应用:术前0.5-2小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一般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选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性抗菌药物。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

2.使用时机:术前0.5-2小时静脉滴注,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追加一次剂量。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

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3.手术内固定物:钢板、螺钉等。

4.术中注意事项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手术感染。

仔细复位骨折块,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妥善固定骨折,确保内固定的稳定性。

修复损伤的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

5.术后处理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返回病房,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直至生命体征平稳。

伤口处理: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疼痛等情况,防止伤口感染。

引流管管理:若术中放置了引流管,要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一般术后24-48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时可拔除引流管。

九、术后住院恢复6-12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术后1-2天复查膝关节正侧位

文档评论(0)

乐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乐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